白芍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白芍为木兰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前者的习称“亳芍”、后者的习称“川芍”。 【药材性状】 亳芍:呈类圆球形而扁,表面类白色或淡棕色,粗糙不平,有细纵纹和横皱纹,并有须状根痕。质坚而脆,断面颗粒性,色稍深,可见放射状纹理及点状突起。气微香,味苦酸。 川芍:呈类圆柱形,顶端常有较短的锥形的芽,下部略宽而稍扁平;表面浅棕黄色或黄褐色,光滑而有光泽,有的具横向皱纹。质硬而脆,断面较致密,皮部灰白色至淡棕色,形成层明显,环纹较粗,呈放射状排列,木部淡黄色,纹理不明显。气芳香,味微苦、酸。 以干燥、色白、粉性足、断面明亮并具放射状纹理、气味清香者为佳。 多生长于山坡草丛中,主产于河北、河南、江苏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头尾及细根,洗净晾干。
【中药化学成分】 1. 芍药中含有芍药苷(paeoniflorin)、苯甲酰亚胺类(phenylbutyrimide)、氨基酸类和多糖类等化合物。 其中,芍药苷是芍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之间的芍药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2] 。
2. 川赤芍中主要含有芍药甙(paeoniside)、苯甲酰胺(benzamide)类化合物。尚含挥发油等。 其中,以芍药甙为鉴定赤芍、白芍和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之一。 该有效成分对胃酸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还有抗溃疡和抗炎作用,临床常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和炎症性疾病。
【药理活性】 (一) 镇痛、镇静、降温 芍药苷对小鼠热水游泳致寒、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以及乙醚麻醉小鼠均有显著的对抗作用,能抑制机体发热反应,降低体温,起到解热作用。 (二) 解毒、抗炎、杀菌 芍药的抗炎和抑菌效果,通过体内外的实验均得到表明,可显著抑制多种细菌,尤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极强的抗菌作用,可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肠炎、阑尾炎等疾病的治疗。
(三) 免疫调节作用 芍药具有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体液免疫,提高血清IgG水平,从而发挥免疫促进作用。 (四) 改善胃肠运动功能 芍药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调节机制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大脑边缘系统和丘脑下部起作用,进而影响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器而实现的。
(五)心血管系统作用 芍药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减轻心肌损伤,抑制心脏传导,还可调节机体血压,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还能显著降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胆固醇水平。
还具有保肝、抗氧化、延缓衰老、美容护肤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目前,白芍、赤芍的活性成分已被广泛研究,但是两者间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