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总统府在哪里?

钟仕彤钟仕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北京没有总统府 民国成立之初,南京临时政府以原大清内阁中书省为办公地,称“国务院”,并规定“凡国务会议之所议定、所决定者,须由国务总理签署,送交人民代表会覆核同意,方可执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十四条)。但当时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各地军阀未奉新政府命令,纷纷擅自主张,因此产生了两个政府机关并立的尴尬局面。民国三年(1914年)1月,袁世凯为了统一政权,建立北洋军政府,将临时政府迁往天津,改称“直隶都督府”;又以“直隶省南郊旧皇家园林”为基础修建“洋楼”作为办公地点,名义上归中央政府领导,实际是地方割据势力。由于这座建筑位于老北京正阳门外,因此被称为“外三堂”——即外务部、陆军部和海军部的办公场所。后来,袁世凯又派人在原紫禁城御花园以北、清内阁翰林院旧址处为自己建造了一处新居,称“袁园”或“南园”,作为私人宅邸,供其与几位貌美如花的太太们消遣逸乐。

1928年至1930年间,国民政府先后在北京东交民巷原公使馆区及黄浦滩原英租界等地建设新的外交部大楼,但一直未能正式启用。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把首都从重庆迁回南京,因南京已被日军入侵,国民党政府先行进驻武汉,在武昌东湖边临时征用一座日式别墅改为外交部办公地。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政府迅速赶回南京,重新启用南京旧外交部大楼作为政府办公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委托梁思成等人对北平文物古迹进行调查和整理,梁思成在报告中建议“总统府”的地址应选择“前清内务府”的原址,理由是:

第一,“这地方系皇城正中有名的建筑物之一,其地甚大,周围环以房屋,东南角有高大的宫墙,北面临水,有宽阔的正殿和东西配殿,非常适宜于举行大型典礼。”

第二,“这地方的主体部分现在均空着,可加以整修而仍保留原来面貌,以作政治活动之用途。” 第三,“这里离中央政府所在地并不远,交通方便。” (《关于对故都文物保管及建设的意见》)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的外国使节团仍然驻留在老北京的东交民巷。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大使馆于1959年初开始在外交部西侧另选新址兴建苏联援建的标志性工程——北京电视中心,即现在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至此,北京的涉外行政机构终于告别了“外三堂”的时代。

危宇轩危宇轩优质答主

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旧址在今北京市东城区赵堂子胡同9号,明时称赵堂子胡同为铁匠胡同。清乾隆年间,为镶红旗汉军佐领下辖庄头处,取“赵堂”之谐音称赵堂子。

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旧址,最早是明代兵部尚书王琼的住所。王琼(1459-1532年),字德华,号晋溪,陕西朝邑(今陕西渭南县)人。明孝宗弘治年间乡试会试皆第一,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江西佥事、应天巡抚,兵部侍郎及尚书等职。嘉靖帝即位时,官居南京兵部尚书兼统制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各镇军务,嘉靖七年回京任职。

王琼在任期间,大肆搜罗民间奇珍异宝,进献明世宗朱厚照,并极力逢迎,由此被提升为户部尚书,又因功得赏银二万两。王琼利用进京机会,将这笔钱,除在京郊购置田产外,在内城建起“大宅一座,楼阁堂室,曲房数百楹”和后花园,并从原籍买来百余优伶,天天在此演戏作乐。王琼的宅第在京城极为豪华,时人称为“南京有王琼一个家,北京有一家王琼”。

王琼在位不过数月,便被明世宗罢去官职,他的宅第被充公,一部分赏给了驸马都尉崔文升,又部分转赐给崔的长子崔敏;另一部分先后拨给吏部等几个衙门作公用房,但后来都给了锦衣卫。崔敏将所赐房宅分赠于他的侄子和外甥张汉卿。张汉卿又将这份赠与的产业全部转让给了英国公张溶。张溶死后,府第又归了他的儿子张希曾等四子,这就是后来赵堂子袁世凯中南海总统府旧址一带分为张家花园、英国公府第、锦衣卫署的来历。

张希曾死后,他的长子张庆臻袭封为新昌伯,在袁世凯称帝和洪宪帝制宣布前后被罢职,府第充公,归内务府保管。后来袁世凯的亲信徐世昌便以25万元的“议价”购得。袁世凯称帝后,张希曾和次子张庆芳等四子同被剥夺爵位,房宅及庄田等处产业全部归还内务府。袁世凯遂派人接管了这所房宅,作为袁世凯中华民国“责任内阁”政府总统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