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为什么那么好吃?

熊聘熊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一个在泰式餐厅工作过2年的小白,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咖哩没有所谓的“正宗”与“不正宗”之分,因为咖哩本身就是混合了多种香辛料熬制而成的调味品,不同地域的厨师会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喜好制作出不同风味的咖哩。 就像我们的火锅一样,你只能在锅底、蘸水、食材等方面区分它的“正宗”与“不正宗”,而咖哩也是这样。而且,我反而认为,好的咖哩是不应该有统一的味道的,如果哪个人告诉你他做的咖哩味道才是正宗的,请你离他远一点.... 接下来简单介绍几种在泰国常见的香料:

1、南姜(Khamir)--也叫高良姜,是烹饪中常用的香料之一,带有清新香味,常用于咸水海鲜,比如做咖喱蟹的时候就需要它来提香;

2、香茅(Lemongrass)---带有一股柠檬清香,常用于制作汤品和沙拉,也可以用来腌肉,去腥提香;

3、香菜(Parsley)---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吃西餐的时候上面那一大坨就是香菜哦;

4、虾酱(Shrimp Paste)---这个要重点讲一下,用其搭配米粉做成食品在东南亚很常见,其中以越南河粉为代表(就是你经常在快餐店吃的那个Pho)。

当然还有葱、蒜、洋葱等大家都熟悉的香料就不一一介绍啦~ 好的,说完了香料,就该来说说咖哩应该怎么做了。通常来说,制作咖哩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调制底汤,所谓底汤也就是在做咖哩菜之前先用油把香料炒一炒,炒出香味,然后加入高汤或者清水,小火熬成汤汁,这一步做好的样子是这样的↓ 第二步、放入主料,按照菜肴的需要加入各种肉类、豆制品或者其他蔬菜,我这个例子里面主要是豆腐干和香菇。 第三步、勾芡,在锅里放入淀粉和水调制的芡汁,然后不停地搅拌锅中材料,让它变成稠厚的糊状。

第四步、搅匀出锅,把调好味的糊状食材倒入锅中搅匀,大火收汁,就可以盛出来吃了。 是不是很简单呀~所以说,并不是加了香料就一定是咖哩啊,得要有正确的制作工艺才会有正确风味儿的咖哩。 至于你说的那个在汤里加面粉捞起来吃的做法我认为应该属于泰式打边炉,也就是火锅。

太叔国明太叔国明优质答主

美食形成的原因有文化原因,也有科学原因,而“好吃”,都是大脑在味觉、嗅觉等各种感觉综合之后下的结论。

香料通常指的是在烹饪中用量很少却能够起到提升食物美味程度的植物性调味品,有“百味之王”的称谓,譬如花椒、八角茴香、草果、丁香、小茴香、肉桂、桂皮、姜黄、肉豆蔻、草寇、良姜、甘草、胡椒籽、孜然籽以及花椒籽等,咖喱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复合型香料。因为人体中的味觉和嗅觉的感受器位于口腔和鼻腔,在脑干的延髓部位汇聚形成第一级神经元,经过丘脑中继再到大脑皮层,所以在感受到“美味”之前,必须得确保有良好的的味觉和嗅觉功能。

美味是如何产生的呢?目前科学家们普遍接受的解释是“生物适应理论“。比如肉桂和丁香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辛辣的姜和辣椒具有增进食欲、御寒、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等等。也就是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学会了利用各种香料对付食物腐败变质后产生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大脑通过记忆将这些特定感觉与健康之间建立起联系,下次再遇到同种食物,大脑自然就告诉你要吃了。

咖喱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将多种“美味”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姜黄是最主要的成分,味道微苦但具有温和的刺激性(辛味) ,并能产生金黄色的色素;其次是洋葱、大蒜和辣椒,是提味的佳品。茴香、丁香、小茴香、小豆蔻、花椒籽等负责辛辣、麻醇的口感。当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制作厂家所生产的咖喱在成分、成方上有差异,如日本咖喱比印度咖喱更细腻,通常没有辣椒成分,口味也不会那么辛辣等。

总之,美味咖喱的进化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物极必反”,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咖喱,特别是油咖喱的话,会导致胆囊炎、胃溃疡和胆结石等消化道疾病以及肠梗阻,甚至胃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