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偏多能流转?
偏者,不均衡也……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方东西南北中,五人天地玄黄白,这些概念都是指天象,也就是今天所讲的天文。其中五行和方位是基本概念,其它几个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古人观象授时,发现大地的五方每个方向都对应着天上的五个星座,并且每一个季节都有一个主星当值(这个“星”其实指的是恒星);同时,他们还发现,每年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时候,太阳都在南北方两条线中间移动(这里说的“南方”“北方”都是地球公转方向的侧面定义而不是地理上的南方和北方),而其它的时刻,太阳都是在正东方和正西方开始和结束每一天的运动的。他们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并且用五行生克的法则来解释世间万物。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人——伏羲。据说他是帝王颛顼之子,生于穷桑之地,长于渭水之滨。他观察天象发明五行学说并用以指导农业。另外,他还是原始的数学家(他的数学贡献被后世认为是整数的起源),发明了算筹这一数字符号,并且发现了十进位算术原则。后人纪念他创造了八卦,又以他和女娲抟土造人,生育出中华民族。
那么五行为什么能够用来指导生活和自然界呢?因为五行学说是建立在天文观测基础上的,它反映的是太阳周年运动规律以及由此而来的四季变化与昼夜交替。古人按照这种规律耕种和劳作,自然就能有所收获。五行能够流行开来。 但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人们必须要遵循这个规律,否则的话,五行再均衡,你违背了时间规律,依然不可能有好的结果。正如我们使用电脑要遵守软件的使用规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一样。违反规则,不管你的计算机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