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炖鸡好吃?
要论炖鸡,那可是我的拿手好菜!我老家是徐州的,徐州人称“老鹅”为“老甲鱼”。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大池子的小鲤鱼、虾米和甲鱼,每次来客人了,我妈都会做上一道“红烧甲鱼”或者“清炒虾仁”。当然,炖鸡也是家常美味。记得有一次放假回家,刚进门就闻到了香味,走进餐厅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烧得通红的铁锅,锅里盛着刚刚炖好的叫花鸡,用盖子盖得严严实实,表面泛起一层红油,香气扑鼻。
这“叫花鸡”的来由可有意思了。相传在明朝末年,江南一带发洪水,老百姓都逃荒去了,在苏州城外有一队乞丐也到处讨吃,其中有个年纪约莫十五六岁的男孩儿饿得直不起腰,晕倒在路边。有个好人家的媳妇正好经过此地,见此情状,赶忙将这个小男孩送回自己家中,将他救醒。
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穷苦人,家里一贫如洗,因为连日暴雨,家中粮草断绝,父母亲饿得眼冒金星,正在路边挣扎时,被这位好心人认出来,才救了他们一命。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红巾军首领张士诚。他在家乡养病期间,天天想着如何报效恩人一家,最后想了条妙计——把自己亲手养的土鸡煮熟,用竹笼提过去送给恩人家里,然后装作乞丐在那里磕头,请求赏给一口饭吃。 这家主人见他真是个可怜巴巴的叫花子,又想起他那双灵巧的手,就让他自己做着吃。
张士诚见机会来了,马上借故离开,找到一棵大树,挖个坑,将做好的鸡汤埋在土里,再用树叶盖住,坐等美味出锅。不一会树上的知了好像听到了香味,一个劲儿地往上爬,等爬到一定高度,再也支撑不住,掉落下来。 张士诚美滋滋地吃着香喷喷的叫化鸡,心里盘算着怎样报答人家的恩情…… 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张士诚带着手下打败了朱元璋,自称为吴王,建都苏州后,立即派人去给恩人家送去大量金银财宝,作为报答。
不过,这个叫花鸡的做法确实麻烦,费工费时,最关键是要掌握火候,太嫩了不行,太老了也不行。要是能做到这些,相信你对炖鸡也算得上是一个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