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是大学生吗?

毋俊宝毋俊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近日,网上发起了一种关于“是否把专科算做大学生”的辩论。正方认为,把专科算大学生是一种进步,反方认为,专科和本科有本质区别,不应该合并。

一些分析认为,如果将专科算进大学生总数中,将会提高中国大学生的录取率,让农村及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上大学的压力更小。不过,也有人认为,专科是大学,但是本科是本科,专科是专科;两者是平行的,但不是等量的。

不过,据我国现行高校入学制度,专科无论有多么进步,其学历和本科仍有明显的差距。在人才评定、选拔和聘用方面,专科与本科区别对待;在职务级别、待遇方面,专科与本科也有所不同。

正如当初将中专升格为大专一样,如今的大专学生与以前的中专生在培养目标和办学宗旨上已完全脱轨,否则,高专是不会培养专门人才而中专培养“专门从事生产技术工作的”中级技术人员的。而今,大专与中专合并,那只能是专科,本科也不会答应;中专升格为大专是进步的飞跃,现在的专科如果由中专升级的话,则是在能力上“退化”了。

我们当然不能忘记,在近代史上曾受过屈辱的中国,为救亡图存而艰苦创业的一代先烈,他们没有机会接受高中以上教育。当时的中国,农村经济落后,文化教育更荒废,能识文断字者为数不多。像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廖仲恺,也只读过两年私塾,成年后只进了几个月夜校,便终其一生于中学程度,但却成为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和著名企业深圳创维公司的创始人黄宏生一样,他们都没机会进入最高学府,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和专业教育。如果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普遍发达的话,像他们这些具有非凡政治、经济才干的国人,绝不会埋没于草泽之中。他们即使有机会,恐怕也不一定会走进高等学府,因为他们的才能、抱负、见识并非高校所培养。这是历史造成的绝无仅有的人才。

然而,现代的大学生与古今中外的一般含义不同。过去,“大学生”是一个带有学术含义的称谓,只有那些拥有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能从事较复杂劳动的人才称为大学生;而现在的大学生,尽管在实质上仍然是“高级工”,但是,这个“职衔”却可以凭一张大学文凭获得,其中的水分大可探究。正如当年红顶商人胡雪岩感叹:“一代商人屈如鸡,十年读书不如鸡。”

尽管如此,我国现行高校入学制度确定的大学生,至少就其总体而言应该是那些较有发展潜能、在知识和能力上优于其他国民的青年,其中很大部分将来会成为各类专门人才。无论社会对专科如何误解,从长远看,专科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鉴于目前我国社会对专科以上不同层次各类人员人才的需求情况不尽相同,对不同专业本科与专科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期望也有所不同。如社会上对于从专科毕业的护理、医卫、会计、文秘等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素质反而并不一定就低于本科同专业毕业生,相反,对很多工作的适应性有时反而更强。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实践中得出的比较公认的认识是:“只要有机会,专科生中也有佼佼者;本科生中有不少庸才。”那些对社会负有特殊责任、特殊技术要求、需要长期专门训练的专业人才,由于专科毕业生更容易按照有关业务部门提出的特殊要求去专经训练,所以,有时候专科生的能力反而更突出。

社会应该允许不同层面的各类人员各自有合适的生存和就业空间,否则,必然造成有才干的、有能力的边缘化。如果承认专科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承认二者互相替代、混为一谈将会造成的不良后果,那么,在统计国民受教育的程度时,将专科计算在内将引起国民受教育率的大大幅度提高,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如果把专科计算在内,可能造成大学生数量的虚假繁荣,而这恰恰是决策部门最怕看到的现状。我国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方,上大学的最低门槛就是专科,很多学生读完3+2本科后,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并不比专科强多少,而专科学生在一些实际能力上或许比本科生强。

另外,还有很多人没有考上本科。他们不愿意复读,或去读专科,或直接进入社会。如果将专科也算做大学生的话,这些人有了退路,会更加不思进取,本科生的竞争压力反而更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