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生肖冲什么?
清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然而2021年清明节正处非常时期,各地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大家关注当地官方消息,做好科学防护。 那么,除了做好防护措施,我们在清明还有哪些讲究和禁忌呢? 首先,在衣着打扮上需要注意,应该穿着得体,如果到了墓地,衣服颜色要淡雅,不要大红大紫,也不宜穿短裤、短裙。
其次,扫墓时最好携带一束鲜花,既美观又环保,而且象征意义良好——花代表着对生命的绽放,代表着对生活的热爱,对逝者的尊重。 在扫墓期间,还应注意卫生,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触碰周围物品,注意保持距离;在休息区少闲聊,尽快结束行程。 关于忌口的问题一直都很有争议,很多人认为清明期间应该遵循“三不吃”的原则,即不吃鸡蛋、不吃韭菜、不吃发物,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所谓“三不吃”中的第一不吃就是鸡蛋,可是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正是生命之源,为何吃了会不幸? 其实,很多人误解了“三不吃”的意思,这里的“吃”应该是指“食用”——清明期间,最好不要吃鸡蛋,这是因为古人将鸡蛋认为是受精卵,认为吃了鸡蛋会导致怀孕,既然已经扫墓祭拜,何苦让自己“背时”呢? 至于第二不吃——韭菜,则是因为古时人们认为韭菜是阳草,而葬礼属阴,阴阳本不该结合,因此吃了韭菜会导致不幸。 第三不吃则比较有争议,有人认为清明不宜多吃发物,因为发物容易诱发疾病,但更多人是持否定态度的,毕竟清明节是祭祖节日,难免心情悲痛,如果再有肠胃不适或者过敏等情况,岂不是自找罪受! 上述内容只是大家对清明习俗的片面理解,其实,这个传统节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科学知识,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