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股份是什么意思?
我来说一下,这是去年一个客户问我的问题。当时他刚刚入职一家新公司,做物流的,老板要他了解一些基础的财务知识以便于以后工作可以更专业的开展。 这个问题其实很基础,但是很多人在理解的时候容易走进误区。首先我们来看资产负债表,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我们先不讨论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只讨论资产负债表。看这个表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每个项目的来源,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是怎么来的。那么根据来源的不同,项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产的增加,另一类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现在来看这个问题,库存股份是指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的期末余额比期初增加了。那么这个项目是如何增加的?是因为收料(购进商品)导致存货的增加吗?不是,因为如果没有相关的应收账款凭证对应,那么收料的成本无法得到确认,你的存货就无从谈起。所以,库存股份的增加原因一定是来自于“贷方发生额”。那么贷方都是什么业务呢?一般是生产过程领用了原材料,或者销售产生了销售收入同时结转了成本。这样看来,如果企业是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是不会存在库存股的,库存股只会出现在非正常情况下。比如:
1、企业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存货损坏、变质、丢失。这时需要按成本计算转销坏账,同时按照该库存商品的估价值冲减当期的销售收入,也就是主营业务收入。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溢调整 同时,调整本年度的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溢调整 贷:银行存款/现金等 由于上述业务引起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从而形成负债。
2、企业因经营困难,短期资金周转不畅,将产品卖断给经销商,收取现金后并未真正实现销售收入,而是作为暂收款项,并约定以后收回货款后再确认为销售收入。此时库存商品已经出售,但尚未收到货款,因此应计入“预收账款”科目中,而不是“应收账款”。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该项业务的贷方仅有“主营业务收入”一项,但实际核算时,还应该包括增值税销项税额。因为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无论是否开具发票,只要是发生了应税行为,就应该征收增值税,只不过税务机关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划款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并以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作为计税依据;而小规模纳税人则是以税务机关认定的金额作为计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