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动物代表什么生肖?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春节、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清明节、寒食节、谷雨节、小满节、芒种节、夏至节、小暑节气大暑节、立秋节、白露节、秋分节、寒露节、霜降节、立冬节、大雪节、冬至节、小寒天、大寒天、立 春、雨水节、惊蛰节、春分节、清明时节、谷雨节、立夏节、小满节、芒种节、夏至日、小暑节气大暑节、立秋节、处暑节、白露节、秋分节、寒露节气霜降节、立冬节、小雪节大雪节、冬至节、小寒天气大寒天、立春、雨水节、惊蛰节、春分节……
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动物代表。而且这些动物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春节——虎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又叫阴历年,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和福字,大门上还要插一个“开门鞭”(一种爆竹)。晚上要包饺子、吃团圆饭。
2.元宵节——兔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元夕节、灯节、上元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主要有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这一天除了吃元宵(汤圆)之外,还有吃饺子和豆花的习俗。
3.龙抬头——龙 每年的二月二都是龙抬头的日子。所谓“龙抬头”是指惊蛰之后,大地开始解冻,气温逐渐升高,春雷始鸣,龙抬头。民间有在二月二剃龙头以祈福纳祥的说法,所以也有剪发、理发、刮胡子等等。很多地区还有炒豆子、熬腊八粥的习惯。
4.清明节—燕 每年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为公历清明节,这时冬去春来,花草树木渐渐生长。在中国古代,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除扫墓祭祖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拔河等活动。现在,人们仍然沿袭着这些古老的风俗。
5.端午节——蛇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据传,当时的人们在这一天会悬挂艾叶菖蒲、喝雄黄酒来避邪,还要赛龙舟、吃粽子、吃鸭蛋、烧符纸、穿老虎鞋来驱毒。直到现在,这些风俗仍流传下来。只是人们在粽子中加入了不少营养品,口味也越发多样了!
6.七夕节——鹊 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今天,是我国情人节“七夕”。相传王母娘娘有个女儿,名叫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牛郎织一件衣裳,二人情投意合,结下良缘。而到了“七月初七”这天,王母娘娘便让织女去人间,由七星仙子陪伴,在银河边洗衣物,与牛郎相会。而喜鹊则负责传递消息。
7.中元节——鸡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叫盂兰盆节;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徒祭拜地藏菩萨的日子。按照佛教说法,这个时节正是地狱门开,众鬼出没的时候,因此要烧香奉佛,超度亡灵。而在民间,这一天的习俗主要是放河灯、祭祀祖先。在有些地方还有“抢状元香”的活动。
8.中秋节——兔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中秋月最圆的一天,所以也称团圆节或仲秋节。中秋节的主要传统是有趣的赏月,吃月饼。而有些地方还流行祭月亮、烧斗香、打灯谜、玩花灯、烧塔、听香、晒书等习俗。
9.重阳节——羊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登高节。有“九九重阳”之说。由于这一天的月亮格外明亮,所以古人认为这是赏月的最佳时机。这个节日的主要传统是赏菊、登山、摆敬老宴。至今,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敬老的习俗。
10.冬至节 ——老鼠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冬至节。冬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个日子。而且在古时,还是一个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11.腊八节——猪 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又是佛教弟子洗刷烦恼的日子,因此又称“腊八”。在这天,寺院要多做佛事,用香谷、果实等食物煮粥供佛,叫做“腊八粥”。而民间则是煮上一锅“腊八粥”,合家享用。
12.除夕——犬 “腊月三十,除旧迎新”,这天的主要习俗是吃饺子,因为“饺子”与“交子”谐音,有“更岁交子”的意思。此外还有一些传统禁忌,如不宜泼水、倒垃圾、梳头、洗头、剪指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