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除卧室小虫?
这货叫臭虫,又名臭子虫、跳虫、虱目虫等,是昆虫纲啮虫目的成员,和蟑螂同属昆虫类动物。 其特点:体形窄长(像虱子一样),身体暗褐色,体表有光泽;触角粗短;翅鞘平滑,有暗色条纹,后翅常退化为平衡棒。
生活史: 臭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必须经历四次脱皮才能发育为成虫,而且需要多次交配产卵。 在自然界中,臭虫通常生活在树皮下、树缝中或落叶堆里,也常躲在墙缝、衣柜、桌肚等处,并能在极窄的缝隙中爬行。
繁殖能力: 雌雄异型,雌虫体型较大,雄虫较小。每次产卵约50粒,孵化率约为70%-80%。1头雌虫1年可产卵300余粒,寿命可达6个月以上,最长可达2年以上。
传播扩散: 由于臭虫能耐饥渴、抗寒暑,加上具备飞、走、爬等多种传播方式,因此只要条件合适,就能快速繁殖,并通过行李、物品、交通工具等进行远距离传播。 如果不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1箱衣服可以携带几十只臭虫,一只臭虫一天可以叮咬数十次,一旦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会钻入皮肤下面开始吸血,导致人体出现刺痒、灼痛感,被咬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色的丘疹或风团,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疾病发作。
防制对策: 对于这种虫子,最好预防在先,治理在后。
预防措施: ● 保持室内干燥、通风透气,及时清扫房间内的灰尘,定期清洗床上用品,晾晒衣被;
● 外出旅游、出差时尽可能不要携带行李箱或随身包进入宾馆、旅店、招待所等住宿场所,若必须携带时,在进入住所前应仔细检查行李,发现携带有臭虫可能时应立即处理;
● 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液对衣物进行浸泡消毒,也能达到较好的杀灭效果;
●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左右进行处理,但应注意紫外线灯不能直接照射到人。
处理措施: 当发现床上有臭虫活动时,应及时清理并用开水浇灌灭虫;当发现有臭虫入侵皮肤时,应立即用肥皂水洗手,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或酒精擦拭消毒;对被臭虫污染的衣服、床单等物品应煮沸消毒或暴晒4小时以上,以防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