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金特点包括哪些?
1.资金流动快,规模变化大 中国基金市场发展时间不长,但增长迅速。根据中国证监会最新数据,目前我国共有734只公募基金和280只私募基金(含已备案的50只创投基金),总体规模达到3.6万亿元[1]。 从规模变动来看,国内基金的规模和数量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由于新基金的发行与成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所以基金的规模还会持续增加。 与国外成熟的基金市场相比,我国的基金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市场波动时基民的赎回压力容易导致基金公司采取被动减仓策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再比如基金公司的利益诉求与股东利益诉求不一定总是达成一致,当出现分歧时很可能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等。随着监管制度的完善、市场规则的细化以及投资者结构的变化,这些问题的存在空间会逐渐缩小。
2.产品类型多,投资范围窄 目前,我国的基金市场除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产品外,其他主要产品均为股票型基金或债券型基金,产品的类型较为单一。而欧美国家的基金市场早已实现了多元化,不仅有着多元化的产品类型,而且同一类型的基金产品也在不断细分以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而我国目前基金产品的主要问题在于其投资范围的狭窄——目前绝大多数的基金产品只能投资于传统的固定收益资产和股票,对于海外市场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投资权限很少甚至没有。这意味着我国的基金产品在投资选择上受到较大局限,不能充分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的同时也限制了基金经理发挥空间。
为适应投资者多样化和灵活化的资产配置需求,未来的基金产品应该朝着多样化和灵活化的方向发展——在产品类型上,可以考虑推出混合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在产品设计上,可以引入更多激励相容机制,让基金经理人和投资者利益的追求能够更好协调一致;在产品运作上,可以通过封闭期和开放期的设计及基金转换功能的实现来提高基金的灵活程度和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