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动型指数基金?
以跟踪指数为例,一般有2种形式; 1、完全复制策略(跟踪误差最小) 按照指定指数的成分股构成比例,购买该指数的所有成分股票,以构成一个近似于该指数的集合证券组合。 这种交易策略能最精确地跟踪指数的表现,其跟踪误差最小,但成本也最高。
2、优化选择策略 通过对股票和债券的选择,构建一个组合,力求在风险相近的前提下实现与指定的指数相似的收益率。相比完全复制策略而言,它省去了全数买入的成本,但由于需要调整择时,其跟踪误差也会更大一些。 但无论是采取哪种策略,被动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追踪指数,获取指数提供的收益,并且尽可能减少风险。从长期来看,被动型基金的业绩表现应该与所对应的指数一致。当然,被动投资的成本会更高一些。
由于大多数的主动管理研究都基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对于主动基金来说,市场平均收益率可以说是它们的基准线。 这里可以引入一个概念叫信息系数(Information Coefficient),它是衡量基金业绩的最核心指标,表示为IC,它的取值范围是[-1,1]之间,IC越接近1,意味着基金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率越接近正相关;反之,则越接近负相关。
如果一只基金连续多年获得正的信息系数,说明这支基金一直在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否则就会一直消耗投资者的财富。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比较的是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而非最大收益率或者最低收益率。虽然基金业普遍都以排名作为宣传的方式之一,但是选基不一定要选最热门的,而是应该选择那些长期表现较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