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演员如何煽情?
1,要利用“近因效应” 什么是近因效应呢? 比如说一个人,你很久没见到了他(她),突然在街上擦肩而过,你会不会有一种一瞬间很熟悉的感觉,觉得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 这其实就是近因效应,它属于心理上的短暂记忆现象。 小品中,演员与观众接触的时间很短,而且大多时候都是笑料百出,无甚印象的,所以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演员要尽量让“自己”成为观众的最近印象;
2,要学会利用“社会认同原理” 这个原理指的是人们更愿意接受社会上大部分人认可的事情,而规避社会上有很多人反对的事情。 其实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情况,比如买一件衣服,问了一下室友,发现他们都买了,于是你也跟着买;换做另一件衣服,问了一下他们,发现没有一人购买,于是你就不再看了。 这种现象其实跟从众心理有相通之处,只不过这里强调的是大众对于事物的普遍认可程度。 在小品中,当演员表演结束时,如果台下掌声雷动,那么说明他们的表演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这时再向观众煽情一下,自然容易打动对方;反之,若台下无人鼓掌,甚至有嘘声一片,那就说明观众并不认可你的表演,这时候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都难以获得他们的同情。 所以要想让你的表演得到更多的认同,那你就需要先弄清楚台上台下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是开心多于反感还是反感多于开心,是和你同一派居多还是反对你的人居多……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编排即可。
3,要懂得利用“光环效应” 这个名词可能有点陌生,简单来说就是“一俊遮百丑”,因为一个优点被放大了之后,其他缺点就会被无视掉。 因为人是优先对视觉印象进行记忆的,而眼睛看到的又往往是最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如果你长得好看一点,那你在舞台上无论做什么,观众都会多给你几分面子;但如果你长得不帅,那你就必须得用别的来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