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生肖有哪些年?
1.狗年(一) 狗最早作为年兽出现于东汉《风俗通义·祀典》,“俗以正月上辛日,祭百神……先啬神曰灵星,司农神曰田祖,邮表畷神曰田都,散马神曰驹支。又虎者阴阳之交,王气之精;寅木茂盛,兽之得气盛者。故寅为虎。”这里的“寅”指地支的“寅”同时又是十二属相中的“寅”也就是现在的虎年。而“卯”为兔。
2.狗年(二) 在唐朝韩鄂所著的《岁华纪丽·正启》中,已有“犬谓之年”的记载。也就是说将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第一个庚日为春节的日子称为“过年”或“庆年”,腊月最后一天叫做“除旧”,新年前夜叫做“迎新”(元旦),而在这一天之前的一个月时间都被叫做“备年”。这时的“正启”也就是现在的“正月”,而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在唐朝之前“正启”也被称为“孟春”、“首阳”等,唐以后才统一称“正启”。那么按照这种称谓,第一年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就是“立春”“正月朔”“孟春”“年节”“新年”等等。
3.狗年(三) 在北宋时期郭忠恕撰写的《汗简·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哉乾元,惟造化始先生万物。至若冬至阳气生而春风荡,于是蛰虫始振,鱼陟负冰,雉雊麦萌。惊蛰,二月节也。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和同,而草木畅茂。”这段话描述的是一年的开始,而其中“立春”、“雨水”、“惊蛰”分别对应着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站。所以这一年从“立春日”到“惊蛰日”这段时间就被称作“春季”。而在冬季之时,“冬行夏令”,颠倒了上下,所以说“反了春天”。这时农历十二月被称为“未月”,十一月称“申月”,十月称“酉月”,九月称“戌月”,八月称“亥月”,七月称“子月”,六月称“丑月”,五月称“寅月”,四月称“卯月”,三月称“辰月”,二月称“巳月”,一月称“午月”,腊月称“未月”。(注:此处排列顺序与农历月份相应) 按这种说法,每年十二月都是“虎年”,每月初一都是“卯月朔日”即“兔年初一”。而农历十二月正是“猪月”,所以腊月最后一天叫“猪尽”或者“腊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