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经济效益低?
因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并不是以盈利为唯一目的,比如有些企业搞研究开发,其目的是占领技术制高点,这种开发哪怕亏损甚至赔本,企业也会坚持,因为只要研发成功,即使短期内的亏本也能带来未来的收益;再比如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可能不惜代价进行市场投入,短期内虽然利润很低甚至亏本,但通过提高市场份额来获得未来更加可观的利润也是这些企业愿意看到的。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不必然导致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尤其是短期内的负利润。
当然,我们这里探讨的是理想情况下的理论极限,现实中很少有企业会这么单纯地追求某一指标(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略其他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应该明确一点,作为理性经济人,企业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者成本最小化,任何偏离这个目标的行为都是有代价的,只是有时我们看不到罢了。 回到这个问题,如果企业出现经济效益低的情况,我们要分析影响利润的因素有哪些:
1、收入 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足或者其他业务收入过高都不可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其他业务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至于如何增加主营业务收入,我想无论是会计还是财务都应该清楚该怎么处理吧!减少其他业务收入就相对简单了,我们不做即可。不过有时我们无法彻底消除那些不需要或不必要发生的其他业务收入,那么我们需要控制这些收入的发生范围并在适当时候确认为费用。
2、成本 无论收入多么高,如果没有足够的成本支持,那么我们依然无法实现利润的最优化。降低成本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降低我们的成本:
(1)、节约采购成本 无论是原材料还是辅助材料还是能源等物资,我们都应严格控制采购预算,并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对于超出预算的采购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2)、节约生产成本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我们应力求减少各种消耗,加大维修力度,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从而降低能耗、物料消耗以及人工费用。
(3)、及时合理的确认成本和费用 我们应尽可能将发生的成本合理地予以分摊和归集,对于不可能摊薄的成本(如无法合理计入产品成本的期间费用)应当予以资本化,作为企业的资产处理,而不再记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