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言怎么说?

谌文哲谌文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北京土话,又分京朝语和京西语。 京西语里包含了很多老北京的土话,比如“哏儿”(gēn)、“茬子”(chá zi )以及“局气”(jú qì)等。 但这些词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属于逐渐消失中的词语。 而有些词现在仍然常用,且意义和用法都没有什么变化,多用于影视剧中。 最典型就是“傻”字。过去说人“傻”会用“傻了吧唧”(shǎ bā jí)来描述,而现在会换成更简洁的“傻啦吧唧”(shǎ lā bā jī)。 还有一些词,现在也常听见,但词义发生了偏转。最典型的就是“贼”字。 老北京会说“那个贼眉鼠眼的”,表示对某人极坏印象;而现在的“贼”字更多是表达“非常聪明伶俐”的意思——一个“贼”字,前后词义的偏向差异很大。 再有就是“混”字。过去表示不好听的骂人的时候用“混账”“混球”等等,而现在表示好意的时候却多用“混”字——不是“混”得开,而是“混”得好。 还有一些词,现在听起来很生僻,但实际上是常用的词。比如“抓痒痒”(zuā yangyang)、“喝迷迷瞪瞪”(hé mí mí dēng de)、“香喷喷”(xiāng pēn pēn)等等。

再有一些,听上去很是文雅,可实际上却是脏字。 “麻利儿”(mɑ liér)的“麻”读作mɑ,第三声,指事物干净利落,现在也经常用。还有表示“完蛋了!”的“麻达了”(mɑ da le)里的“麻”字也是这个读音。 而读作ma,第四声的“麻”字,在普通话里是毫无意义的助词,但在北京话中可不是这样。例如“没麻哒”(miào ma de)=没有么的,用来强调否定;再比如“他麻利儿的干完了就走了”,这里用的“麻利儿”也是这一读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