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几个月就不够吃了?
不是不够吃,是奶量增长速度跟不上宝宝胃口增长的速度。新生儿期(出生28天内)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吃完奶后不久就饿了,因为刚出生的婴儿大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且每次喂奶量也不多,几天下来宝宝看起来还是挺饱的。
随着宝宝月龄增加,消化能力加强,吸吮能力的提高,宝宝每次喂完奶后没有马上又饿的感觉了,所以感觉母乳总够吃的。 宝宝3~4个月以后,消化系统逐渐成熟,对营养的需求增加了,这时候妈妈的乳房可能还是会觉得胀,但宝宝已经能够一次能吃掉将近200毫升的奶,所以妈妈会明显感觉到乳房里的乳汁好像没以前多了,甚至感觉乳头上尖的小颗粒没有了,这其实是让宝宝咬掉的,目的是刺激乳头上的神经末梢,增加泌乳量。如果妈妈感觉自己乳汁不足,可以尝试用吸奶器将乳汁充分吸出,这样能刺激乳晕区的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泌乳。
很多母亲认为奶水充足不足只有等宝宝吃饱了才能知道,事实上通过观察宝宝的一些表现也能粗略判断。比如宝宝每天大便次数不超过5次,说明妈妈吃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比例偏高,应适当减少摄入;如果宝宝每天排便超过5次,且便质较稀,那么可能就是妈妈摄入蛋白质或脂肪过量了。 如果宝宝出现大便干燥、上火的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妈妈饮食结构的原因导致的。如果母亲大量服用维生素E,也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所以,为了保证母体的健康和宝宝的营养需求,哺乳期的妈妈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生冷辛辣食物,戒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