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预报天气最准?

沙成杰沙成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国内做天气预报,比较准确的是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数据、大气物理参数以及气候模式,再加上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能够实现对中短期(几天至几周)乃至中长期(几个月至几年)的气象预测,同时结合气象站网、机场航班等实测资料进行补充,提高精准度并更新速度。 在台风等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方面,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基于大气电子波谱的台风快速生成系统或T.R.O.P.S 系统,该系统能够在台风生成后12小时内发布强度和路径预报信息。我国也建立了类似的系统,例如“热带气旋风场结构与预报”项目,通过多源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资料的同化,实现了对台风发生发展的三维结构描述,从而改善了台风预报的效果。

但无论怎样,目前的气象预报仍然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概”预测,并不能十分精确地描绘出未来的天气变化。 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是,现在的气象监测能力要远超以前。以台风监测为例,除了用雷达和卫星监测外,今年还加入了飞机探空的数据。过去,当台风靠近时,往往需要两三次的飞机探空才能确定台风中心的气压值;而现在,只要一次飞机探空就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了。更准确的气象数据,将为气象预报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松韵松韵优质答主

中央气象台和各地方气象台的天气预报都是准的,只是描述的角度和重点不同。地方气象台站收到国家级产品以后制作天气预报,还会根据本地雷达、自动站等观测资料进行临近和短时订正,可以更加精细地发布本地的天气预报。

虽然天气预报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越来越趋于精准,并且也能够有效地减少气象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从2001年到2015年,中央气象台24小时暴雨落区预报准确率从0.17提高到0.68,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8%,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4%以上。

尽管如此,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尚不精确的科学,天气预报的提前发布需要经历下垫面观测数据分析、数值模式计算、天气学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进而形成最终的天气预报结论。目前的观测尚未做到完全无遗漏地“抓获”大气中的全部信息。同理,用观测到的信息进行数值计算得出预报结果,也难免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偏差。同时,天气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中期、长期天气预报在制作和内容上以趋势预测为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