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五行属火还是水?
“五行”是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一种用来分析事物关系的系统,它的基础是五、阴阳以及生克制化等概念。 五的数目的确定与河图数有关,在《周易·系辞上传》中记载着一种称作“河图”的数字游戏: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就是天地未开、混沌未分的状态。“两仪”指阴阳二气,“四象”即阴阳交叉而成“少阴”“少阳”“太阴”“阳明”。而“八卦”则是在“四象”的基础上根据阴阳属性不同又各分成两个部分,这样就形成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 这些数字游戏的背后是有深刻含义的。古人认为世界是由五种元素构成的,它们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同时,世界又是由阴阳两气构成的,所以这五个元素又被细分为十个状态,它们分别叫做“庚辛壬癸”丙丁戊己“甲乙丙丁”。其中天干中甲丙戊庚壬癸属于阳性,乙丁己辛癸属于阴性。 这十个状态中的每一个都对应着五行的其中一个元素和一个阴阳属性(这里只讨论了阴阳属性的区分,忽略了它们的强度)。于是乎,我们就能得到十种不同的组合,它们分别是:金水、水木、水火、土火、土木、金水、木土、金土、水土、火土。
由此可以看出,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说谁属金,谁属土呢?这是因为五行中每一行的属性并不是简单的由元素性质决定的,它还受到了其他元素的影响。影响的方式就体现在生克制化的关系中。比如说土虽然是由两种及以上的元素组成,但是其中的某种或者某几种元素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其他的元素仅仅起辅助作用,因此土具有明确的属性——中介、承载、化育万物。
这就是中国哲学中“中和”思想的体现。 所以说泰的五行属于水,但是水并不是单纯的水。它是由阳水和阴水两部分组成的,而这两部分又是相互协调,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它具有和同、共济、向上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