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肠几个月能吃?
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食用鳕鱼肠了,但一次也不要给太多,以免引起宝宝过敏。 初为人父人母的90后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婴幼儿食品常常束手无策,尤其对于海鱼鱼类制品,怕不干净、营养少,吃了容易过敏。其实,只要做到以下几点,选择适合宝宝的海鱼食物并不是难事。
1.购买新鲜卫生的食材 是给宝宝吃海鱼的关键,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买新鲜鱼自行制作,如果去超市选购,也要留意是否是在低温环境存放,以保证卫生和营养。在烹制前还要仔细清洗,去除血污。
2.合理烹饪,去掉鱼皮和鱼刺 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由于消化功能较差,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所以建议将鱼肉绞碎成泥再给宝宝食用;而对于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则可以剁碎煮烂,尽量去掉鱼皮和骨刺,保证口感的同时也更安全。
3.循序渐进,适量食用 刚开始给宝宝吃海鱼的时候,可先少量喂食,观察2~3天,如有呕吐或腹泻现象,应停止喂食并将残余部分处理干净,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喂食。每次喂鱼的量要由少到多,慢慢增加,以适应宝宝娇弱的肠胃。
4.吃鱼后注意护理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80%的鱼刺卡喉发生在6岁以下儿童身上。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宝宝进食后的反应,尤其是刚吃完鱼之后的一两个小时,如发现宝宝出现哭闹不止、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鱼肠并不是最好的食物,也不是最坏的食物。就营养来说,鱼肠的蛋白质含量在10%左右,还含有烟酸、维生素A等营养素,但它们在鱼肉、肝脏中含量都相当丰富。鱼肠的脂肪含量并不算高,与鱼虾等水产品持平,但在制作成鳕鱼肠之类产品时,还额外添加了不少脂肪。
在安全性上,鱼肠的问题也不太大。它并不属于容易累积毒素和污染物的器官,只要食品生产符合规范,按照腌制、熏烤工艺制成的鳕鱼肠等熟制产品,能将微生物、寄生虫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内。
不过,鳕鱼肠、熏鱼肠之类产品的加工过程中普遍含有亚硝酸盐,国家标准中规定熏、烧、烤肉类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应小于等于30毫克/千克。
亚硝酸盐一方面能让食材产生好的颜色和风味,另一方面则潜在产生致癌物亚硝胺的风险。目前,对于腌肉、火腿中的亚硝酸盐是否能导致人类致癌,还存在争论,但从更安全的角度来讲,还是建议尽量少吃这些加工肉,尤其是不给1岁以前的婴幼儿吃过量的腌熏食品。
至于5岁以上的人吃这类肉肠,2015年世卫组织的评估结论是:每天吃100克加工肉类,会增加18%的结直肠癌风险。因此,这类食物只能作为肉类的调剂,偶尔吃一顿还可以,把鳕鱼肠之类的加工肉当成“儿童营养肉”长期大量吃,是不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