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防汛何时结束?
长江上游干流及支流岷江、白龙江等地区发生了自1981年以来最大洪水,长江中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发生了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记录的特大洪水,太湖水位超警戒高度,北方一些河流也出现了洪峰,全国有34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高度的洪水,部分地区出现险情。 当前,我国江河湖泊众多,且大部分位于中上游地区,防洪抗旱任务十分艰巨;同时,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区,大多分布在江河湖泊下游及沿海地区,如不加强防范,一旦发生水患后果严重。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对于保障国土安全、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预测,今年入汛以来至目前,我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特别是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松花江流域等地降水明显偏少。随着汛期来临,这些地区可能发生轻到中度干旱,部分水库可能面临缺水局面。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唐祖全此前公开表示,从多年平均情况来看,我国南方夏季降水量为全年雨量的61%,秋季为17%,秋冬季的降水量一般不足春季的1/5。南方“前湿后干”的气候特征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加之南方地区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用水需求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近年来,南方许多地区采取建立大型灌区、引调水工程等措施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如在西南地区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向家坝水电站,通过截留金沙江水资源,每年可向川渝两地输送约33亿立方米的水量。在三峡水库开展蓄水灌溉试验,将部分水资源利用到农业生产中也是解决水资源瓶颈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