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几画五行属什么?
《康熙字典》中,“录”字五行究竟属什么,存在着不同的版本。 一本古书上写着“水”;另一本古书上写着“木”;而当今的《中华汉字大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都写了“火”。 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答案呢? 我们首先来看“录”字的字形演变(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录”最早写作“録”,后来变成了“錄”,又变成了现在的“录”。 在“魯”出现之前,“録/錄”上面那一横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可以把“録/錄”看成一列纵向排列的字,每一竖代表一个字符。 我们可以把“録”的字形演变理解为: (录)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问题: “录”字五行属什么? 我想,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可以这样表达—— 对“录”字进行五行判别时,是以整个“录”字为判定对象还是只把“录”字当作部首看待? 如果是以整个“录”字作为判定对象的话,那答案就是“水”。因为带“水”的字五行为水。如果是这样的话,“录”的五行属水。 但如果像现在许多词典所给出的答案那样,只把“录”当成部首看待,那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一个汉字往往可以有若干个部首,这些部首所代表的偏旁一般在五行上属于异类,也就是所谓的“偏佐之形”,它们是不能单独成字的,必须与其他笔画组成一个字才能表达相应的意思。
如“录”字,它是由“耳”和“碌”两个偏旁组成的。其中: “耳”是“录”的一个部首,同时也表示音序。在古代文字学著作里,“耳”一般被视为肉部。现代文字学家则把它归属半包式结构。无论古今如何归属,“耳”的五行都属于水是不变的。 “碌”是一个独立字,一般不认为它属于“录”的部首,因为它的形状与“录”的其他部首相差甚远。但这里我们需要把它当成“录”的一部分来理解,因为它与“耳”一起组成了“录”这个字。
《说文解字》中有云:“碌,薄也。从金,卢声。”也就是说,“禄”的下半部分像一薄板,上面加一“卢”字以示发音。在五行的分配上,“金”“土”“水”都是“禄”的部首,因为它们都代表着颜色中的赤黄色。 只要把“录”的部首全部看成“禄”的变形,那么“录”的五行就全属于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