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海滩有人吗?
首先,我想说说自己对于“晚上海滩”的看法。在我看来,《晚上海滩》是作家以民国时期上海的都市小说为题材所创作的一篇小说,具有明显的“近代历史小说”的性质(这里我不使用“民国小说”这一概念,是因为我并不认为所有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都能归入一类);同时,由于作者对于史料的充分掌握和细致考证以及其本人作为历史系博士的严谨治学态度,使得这部作品在叙事上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且能给人带来一种可读性极强的“现场感”——这种对历史的再现与当下许多都市文学都不同,它更多地带来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我们甚至可以在其中发现一些被遗忘的或遭漠视的史实。因此我称它为一部“有质感的历史小说”。
当然,《晚上海滩》也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小说,它的成书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即二十一世纪初网络文学飞速发展和传统文学受到新媒体冲击的大环境。在这种大背景下,文学作品的阅读人群不断减少,传统的出版印刷业面临危机,而网文则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迅猛发展并迅速占领了广大的阅读市场。于是不少传统作家都开始向互联网进军,他们或者创办文学网站引导读者阅读自己的作品(如金庸、梁羽生)或者在豆瓣等网络平台连载自己的新作(如王朔、韩寒),还有一些作家则选择投入影视行业,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如郭敬明、八月长安)……而于我而言,《晚上海滩》的创作过程正是一个挑战自我、突破瓶颈的过程。
在写这部小说时,我一方面尽量满足读者的胃口,在剧情上尽可能地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另一方面我又不能脱离自己的短板,使文章的艺术性过于低劣。所以整个写作过程对我来说是非常痛苦和煎熬的,我也曾因为难以把握篇幅长度而反复修改,因为字数问题而多次找编辑沟通,最终才确定了现在这本近五十万字的《晚上海滩》。所以说,这本书能够完本并且顺利与读者见面,我是非常欣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