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持有公司股份?
这个问题很好,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判定股东,二是如何确定持股比例。 首先,要判定一个自然人是某公司的股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该自然人是否在被投资企业中登记为股东或发起人。 如果被投资企业的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资料有该自然人的名字,则证明该自然人确实属于该公司之股东,即使未实际出资,亦属于名义股东(或称代持股东)。
如果被投资企业的上述资料没有该自然人的名字,则该自然人显然不应该被认定为是被投资企业的股东,而应该认定为是该企业的债权人和潜在投资人——只有出资义务而没有享有股东权利的“准股东”。
至于如何确认各股东所持有的股权比例,方法就比较多了,比较准确的方法是计算各股东实际出资额所占注册资本的比例,然后用这一比例乘以100%即可。 但是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做到如此精确,因为:
第一,很多公司的注册资本并不是实缴资本,而是认缴资本,这种情况下其实际出资额与注册资本可能不一致;
第二,即使实缴资本,由于财务记账等原因,不可能做到每一个出资都记到每个股东的头上,因此需要财务部门作出合理的估计。 所以实践中通常是根据公司章程记载的出资情况来确认各个股东享有的股权比例,如果公司章程没有记载或者记载模糊,则根据股东间的约定确认各自的股权比例。
当然,在确认某个自然人的股东资格的同时,还需要审查该自然人是否是符合公司设立规定的主体,如是否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