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高发的年龄?
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冲动任性、发脾气和破坏行为增多等,多伴有学习困难及学习成绩下降。 发病年龄: 起病于3岁前,但大多在小学时期(6-9岁)被确诊。 ADD症状可能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但是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在成年后逐渐减轻甚至是消失,只有少数患者会终身存在。 典型病例: 小明,男,四年级学生。上课时,他并不是坐在座位上安静地听课,而是时不时地离开座位,走到教师后面去;上课期间,他也经常自言自语,似乎在他脑袋里装了许许多多的疑惑需要解答。下课后,他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迅速地跑出教室玩耍,而是慢腾腾地整理好自己的书包,然后静静地坐在位子上。
平时,小明也很能“干”,比如,他会花很长时间来给玩具汽车刷油漆,甚至用颜料给自己画的画喷上各种各样的颜色。然而,不管小明如何全神贯注地做这件事,都不能掩盖其注意力分散的本质,一旦别人打断了他的工作,他就会暴跳如雷…… 经过专业心理测试,小明被确诊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并且伴随有轻度抑郁和焦虑情绪。
除了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 随着对小明的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导致他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小明的父母一直对他期望很高,不仅希望他学习成绩优异,还期待他能多才多艺; 但不幸的是,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给予小明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及管理自己的思绪。
其次,小明在3岁以前长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而爷爷奶奶对于小明的过度保护和溺爱无疑增加了小明的自我中心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 最后,当小明进入小学以后,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除了老师和家长的约束以外,他还必须学习和适应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而这时他缺乏的是对环境改变所应有的适应能力,其症状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虽然,现在的小明已经接受了4个疗程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并且已经逐步开始融入课堂,但是其父亲的眉头仍然没有舒展----因为明年就要小升初了,如果此时换一个新环境,对于小明来说又是一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