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顶上颚有什么作用?

兰瑞怡兰瑞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舌头上顶上颚”是道家修炼中一种常见的“入静”方法,它最早出现在道书《云笈七签》里 据该书所述,这种修炼方法最初是由太上老君传授给南渊子(即南岳夫人)的 “太上老君曰:‘此上法乃炼己立基之要,不可轻传。’次经太上老君授与南渊子,南渊子受得此诀,在洞中立碑刻之。今碑在衡州城南四十里,地名九峰山。” 虽然该书上记载这种方法由太上老君所发明,但实际它的操作难度和细节并不是很高,所以流传比较广。

那么为什么要“舌顶上颚”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口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而其中却有许多生理构造——上腭、牙齿、舌头都在其中运动,如果它们之间的力度和位置不合适的话,就会对我们的咀嚼、发音甚至精神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比如有些人在讲话的时候,总是结结巴巴,吐字不清楚,好像脑袋里没有转过脑子一样;还有的虽然在嘴里能清清楚楚地念出“一二三”,但你问他到底是几啊,他竟然呆愣愣地看着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是由于舌头在说话时,没有很好地运动导致的。

对于这种情况,书中的解决方法是非常简单的——“凡欲语之时,须把舌端居上,遍身精熟,微细而调。若言语不清,双目凝滞者,但以舌抵上腭,少顷自澄净也。” 换句话说就是,你在说话之前,要把你的舌头轻轻地抵在上腭上,多练习几次,这样你的舌头就会逐渐变得灵活起来。

为什么这个方法如此有效呢?因为人的大脑是有相应区域来控制舌头的运动的,当大脑接收到“开始说话”的信号之后,它会命令舌头开始运动,同时眼睛也跟随者舌头进行观察。 但是如果我们在一开始说话的时候,大脑还没有收到任何相关信号的情况下,就先让舌头运动了起来,这样当然会导致这些指令出现混乱。

而如果我们先让舌头接触上腭,使它在口腔中熟悉环境并做一些基础的运动,这样就可以为后续的讲话做准备了。 除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讲话以外,古人认为这种训练方法还可以让人“除恼绝病”“长生神仙”。 因为人们在修炼这种姿势的时候,需要集中注意力保持身体的平稳和动作的缓慢。这样不仅使得精神集中,还达到了静心宁神的效果。而长期保持着这个姿势,自然就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