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北京的房价会如何?
首先,关于北京房价是否高估的问题,我的看法是,作为一线城市,目前北京的房价的确处于历史高位,但是并不夸张。 作为一个超级大城市,北京的人口、GDP等多项指标都是中国第一,世界城市排名也是中国顶尖水平。这样的城市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房产价格?我很难给出具体的数字,所以只能用一些方法来测算一下。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城市的住宅价格通常和这个城市的国民收入(GNI)成正比;如果这个城市建设得比较宜居,那么它的住宅价格还和这个城市的就业率有关系。 我曾经用这两个指标来估计过上海房价(1),结果表明,以2014年的数据来计算,上海的住宅价格每平方米大约6万元,和上海的人均GNI相比,只有后者的一半左右,和国际上其他大城市相比,也不算高了。因此我当时认为,以上海的财政实力和人口规模,它的住房价格在合理范围之内。 北京的国民收入显然比上海要高不少,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北京全市的GDP达到1.95万亿元,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高达11.47万元,已经接近瑞士和瑞典等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准了。至于就业率,我找不到合适的数据,因为各行各业都有人才饱和的问题,尤其是金融和互联网行业。不过考虑到北京巨大的经济和人口规模,即使按最保守的数字估算,北京住宅价格也应该比上海高很多了。
但如果仅考虑住宅这一项,北京的实际房价并不像GDP一样高耸入云。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政府的限价限贷政策在起作用,另一方面北京的非住宅类房地产,比如商业、办公物业等,供给量比较大,消化了很大一部分新增房屋需求。以我所在的朝阳区为例,区域内商务办公和商业项目的总建筑面积已经达到800万平方米,而2013年全区的住宅建筑面积也不过1000万平方米。所以,虽然商务办公和商业项目的价格无法和住宅项目直接对比,但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非住宅项目的房价要低于同地段的住宅项目。
如果未来北京的限价限贷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不变,再加上区域规划的调整和布局,我认为北京的房价应该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对于购房者来说,可以趁现在政策紧的时候多看看,挑一挑,说不定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