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打水什么生肖?
打一动物名——泛水(船)龙 谐音。泛水,指河水涨溢;也指雨水多,水位高。《礼记·月令》:“孟春,雨水,东风解冻。”引申指大水。《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唐柳永《雨霖铃》二首之一:“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古时称龙舟为“画舫”或“龙舟泛水”、“舟楫”和“方舟”等亦与“水”有关联。
1.“画舫”“龙舟泛水”——源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原始心理。东汉王逸注《离骚经》曰:“屈原……惜其治行,流落山隅。临渊而叹,故日‘驾言出游’。”可见“驾言出游”是由于“惜其治行(政绩)”而发抒内心苦闷愁怨的一种方式。所谓“游”其实质是“放浪形骸之外”,因而“画舫”就带有这种宣泄情感的色彩。
2.“舟楫”原指船只。《诗·豳风·东山》:“依依南亩,田畯宜酒,既醉既饱,君子攸芋。”宋代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这里用一“叶”字暗含无限感慨之意。后来古人把无桨的小船称为“舸”,《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奈何我行不归客。我欲衔杯饯别晖,泪珠如雨零沾帏。”又用一“锦”字衬托离别之悲凄。“竹木”、“莲蓬”也有同样的作用。如唐代李商隐《竹》:“永结无情游,相期云汉表。”宋人秦观《踏莎行·元夕》上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雁过衡阳,早知光景难留。” 3.“方舟”——指有顶盖的大船。先秦文献中“方”通“枋”。《庄子·秋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汉代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东周洛阳人也。字季子。身长八尺,容貌魁梧,有大志。……”晋代张华《博物志》卷三:“苏秦着绛纱裘,边曳绿绮裾,佩剑登车。”后世小说中“衣衫褴褛”也是形容贫穷落魄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