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是什么生肖?
费话最佳答案
树,是十二生肖之一。为什么树木成为肖象呢? 《辞源》中解释,“树”为木本植物的通称。但古人将所有的树都称为“树”的现象并不存在。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只有东汉的应劭在《风俗通义·祀典》中说“树,草木之总名也”,这已经表明了古人都非常清楚树木与花草是不同的两类植物。
唐代的孔颖达在《礼记·月令》注疏中也说,“树者,植立之名。木,谓山林之草木。”汉代和唐代的学者都认为“树”是一种特指的名词,它是指林木,而不是泛指草木。现代语言学家张钧衡认为,“树”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形状像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也就是说,“树”在古代是表示一种具体的事物。那么这种事物是谁给命名的呢? 根据宋代郑樵的《通志·兽类·象》中记载,“(师)旷曰:‘有物出于高山,形如牛,色苍苍,其声悲哀,能兴云降雨,见则万木凋零’,此木之行气也。”
这段记载表明两种可能:一种是树木被看做是一种“走兽”;另一种可能是树木被看做是一种具有“性情”的动物。如果前一种可能性成立的话,那说明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就已经把树木当做动物一样看待了——这样的看法在今天看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根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果·松柏》中记载,明朝人就有“以兽名木者……”的说法。
如果后一种可能成立的话,那就说明树木被赋予了一种“人性”——拥有情感、性格和意志。这样来看,“树”就是十二生肖中的一个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生肖都与一种或多种植物或树木有关联,但通常来说,每个具体的生肖与某一类树木的关联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对应关系。不过,有一些广为流传的说法和民间文化中,会将某些树木与特定生肖联系起来:
1. 鼠:没有特别对应的树木,但在一些说法中可能会提到“鼠会喜爱坚果之类的食物,因此和结坚果的树木有一定的关联”。
2. 牛:同样没有特别对应的树木,但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将橡树与牛相联系,因为牛会吃橡子。
3. 虎:有一种说法是老虎喜欢在竹林中行走和休息,所以竹子有时被认为是与虎相联系。
4. 兔:柳树在一些文化中被视为兔子的象征,这是因为月亮上的阴影看起来像一只兔子坐在柳树下。
5. 龙:龙作为一种神兽,并非实际存在的动物,所以没有直接对应的树木,但龙常常与松树相联系,因为松树高大坚挺,象征着长寿和力量。
6. 蛇:没有特别对应的树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鲜有植物与蛇直接相关。
7. 马:槐树在一些文化中被视为与马有联系,因为马可以食用槐树叶。
8. 羊:在一些地区,桑树被视为与羊有联系,因为羊可以食用桑叶。
9. 猴:桃树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与长寿和福气相关,而猴子偷桃的传说也非常著名,所以桃树有时被认为是与猴相联系。
10. 鸡:也鲜有直接对应的树木,但是在一些文化中,据说鸡喜欢在李子树下活动,因此李子树与鸡有一定的关联。
11. 狗:没有特别对应的树木,在中国文化中,狗通常象征忠诚,而不是与某种植物或树木相联系。
12. 猪:在一些文化中,栗子树或板栗树与猪有时相联系,因为猪喜欢食用栗子。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关联往往是基于民间传说、生肖故事或者地方俗信,而非严谨的科学或传统定义。在更广泛的中国文化中,树木与生肖的联系并不像动物本身那样被严格定义,因此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和个人理解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