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杠杆何时放开?
2015年底到2016年初,国内一些大的金融机构曾试图通过建立境外公司来开展海外外汇交易业务,但随后就被有关部门叫停了。 据一位当时被叫停的参与者说,当时他们注册了一个由多家央企和大券商共同出资的海外的金融机构,用来做海外外汇交易业务。但后来却不了了之。 据了解,这次事件是因为这些金融机构发现它们在海外成立的公司很难取得相关的牌照,同时由于外汇交易本身属于银行的垄断行业,因此即使申请也很难获得相关资质。
事实上在以前,为了规避监管从事跨境汇兑业务,很多个人和机构通过在港、澳等地区成立公司的形式来进行。 但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试点工作的推进以及跨境金融网络的建成,通过设立海外公司来逃避内地监管的做法恐怕已难以奏效。 近年来,国家对于外汇管制措施不断,力度也越来越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 “国家对外汇实行统一管理、严格监督、各管其账、各计其数的原则”;
“境内机构和个人擅自以外币计价结算,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将外币存入个人银行账户和其他商业银行账户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目前,对于非法买卖外汇的行为,我国法律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
外汇交易制度的改革包括银行间市场的改革和客户市场的改革两个方面。对客户来说,最直接、最敏感的话题是个人能否进行外汇交易。
从现实考虑,目前还不具备全面放开个人外汇交易的条件。目前中国个人可兑换的外汇仅限于经常项目下“因私用汇”,如自费出境旅游、留学、探亲等合理需要。这种刚放开的有限的用汇政策,还只能在旅行支票的额度内自主选择购汇。虽然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和出国游、自费留学人数的增多,对自主买卖外汇的需求日趋强烈,但中国还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是12亿人口的大国,还有相当部分人的温饱没有妥善解决。同时,从国际看,近年来境外游资日益增多,投机性相当强,对中国国内经济影响大。
在这种情况下,如现在放开个人外汇交易,会导致外汇更高度集中,一旦国外投机资本大规模回撤,会令中国外汇市场动荡,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汇体制改革的深化,条件成熟时,外汇管理也会逐步改革。正如1996年底刚恢复因私用汇时规定是等值2000美元,随着人们收入和出国人数的增加,购汇标准又先提高了4000美元,再后来就规定可购等值3万-5万美元的旅行支票了,将来个人外汇交易也有放开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