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五行属性是什么?
莳,shì ,姓氏,读作 shí(莳)或者 shì(植),二字古通,均为植物名词,在现代汉语中多使用“shì”。《康熙字典》中有记载:“莳,俗字。”“植,正字。”
1986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中释“莳”为:“种(zhǒng)禾稻等。”注:“亦作‘莳’、‘植’。”又释“植”为:“种植 。”注:“同‘莳’。”
2013年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莳]音shì,字从艹,寺声。本义:栽种;移栽。 [植]音zhí,字从木,直声。本义:植物,树木。
莳,shì ,姓氏,读作 shí(莳)或者 shì(植),二字古通,均为植物名词,在现代汉语中多使用“shì”。《康熙字典》中有记载:“莳,俗字。”“植,正字。”
1986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中释“莳”为:“种(zhǒng)禾稻等。”注:“亦作‘莳’、‘植’。”又释“植”为:“种植 。”注:“同‘莳’。”
2013年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莳]音shì,字从艹,寺声。本义:栽种;移栽。 [植]音zhí,字从木,直声。本义:植物,树木。
“莳”的繁体字写法,是“蒔” 音shì,读作去声四。 “莳”在《康熙字典》里解释为:“艸木丛生,有刺。可种,亦可药。一名莳萝。出西域。” 所以我认为其读音应为“时rú”(第三声)。 但是我在网上找到的《新华大词典》等工具书上,都解释为“莳shí,通‘莳’,栽种。”所以我觉得应该读“时rù”(第四声)。 现在网络上搜索“莳shí”,出来的都是这个读音;现在搜索“莳suō”,出来的是这个读音。 而《康熙字典》中收录的则是第三个读音“时ruò"。 所以我想知道哪个对呢?到底是该念“时rú'还是'时rù'或'时ru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