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失信有很多人?
坐标某新一线城市,最近因为政府推进信用城市建设,所以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执行力度加大了不少。。。 以前被执行人都是“老熟人”了,认识的不认识的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关于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信息(当然对于执行难度大的案件可能就不会太清楚);现在多了个社会信用查询功能后,被执行人就变成了“透明人”,申请执行人可以轻松查到对方的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车辆信息、房产信息、公积金帐户余额等准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
在执行过程中,除了直接划拨的存款、没收的财产以及拍卖的车辆和房产外,对于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的所有执行措施都将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得到体现,也就是被人人肉搜索。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欠钱不还的失信被执行人,在执行期间出了一趟国,法院会在境外将其拘传或者引渡回国进行制裁,这一过程都在网上公开进行,其出国所花费的费用最终都由这个失信被执行人自己承担。如此严厉的执行手段,让许多原本想“躲猫猫”的失信被执行人瞬间“露馅”,主动履行义务。
另外,为了遏制“老赖”转移资产、隐匿财产的行为,法院可以依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被执行人的所有银行账户、支付宝账户、财付通账户等进行查控,充分挖掘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线索并进行处置。同时,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或者是依职权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其高消费,使“老赖”无处遁形。 对于有财产而不积极履行法院判决的义务的“老赖”,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查找其名下可供执行的财产,一旦找到,将立即进行查封、扣押、冻结、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