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和蛇五行属什么?
“龙”,是古代对龙的别称。《礼记·曲礼上》记载,天子“乘龙而往”“衣锦褧衣”。《周礼·春官·司服》载,皇帝祀天穿“衮冕之服”,祀祖先穿“毳冕之服”,祭社稷、五岳穿“冕冕之服”,可见皇帝出巡或祭祀时都有“龙”的装饰。《史记·秦始皇本纪》还记载了秦国统一天下后,将水德定为秦朝的正统颜色,“秦变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也就是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黑为国色。那么“龙”的颜色呢?《周礼·夏官·弁师》说得很清楚,“元裘黄里褐袷,以元礼乐,以黄饰兵,以褐制鼓革”,也就是说,在祭祀等庄重场合下,龙的形象应该是黄色的。汉承秦制,又根据五行学说,依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确定五色为青赤白黑黄,其中“青赤白黑”是正色,“黄”是间色。这样,黄色就成了最吉祥的颜色,于是龙也有了“黄色”或者“金黄色”的新形象——这是汉代画像石(砖)、帛画及出土文物中龙的形象。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五色”之说,即紫黄红绿蓝。因为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杂糅了儒道两家,讲究“无为而无不为”“中庸之道”,所以紫色开始成为最为尊贵的颜色,成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样,“龙”的颜色也就变成了与皇帝服饰相统一的“紫色”或者“深紫色”。 隋代杨坚建立政权后,认为“紫衣”有天子之意,不符合自己“隋公”的身份,就下令废除“紫衣”,并规定自己及子孙只有“服用黄罗衫”的权利。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认为自己“功德盖世,四海宾服”,应该借用传说中的“黄龙”象征自己的伟大,于是,“龙”的颜色又变成象征着帝王伟大的“黄龙”色。
然而,唐宪宗李诵即位时,因“恭默守静,朝野安之”,又有了“飞龙在天”的祥瑞,于是“龙”色又变为象征帝位至尊的“白色”。宋明两朝都继承了唐朝以白为贵的习俗,并且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