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越什么?
当今社会,幼儿的教育是家长们很关心的问题。幼儿园的教育是否有价值,还得看教育能否有效迎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那么,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在身心发展上有什么特点呢?
一、3-6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3-6岁是幼儿心理上进入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快速发展阶段,也是幼儿心理独立性、坚强性和脆弱性同时存在的一个时期。特别是在对人对事的理解和观点上,往往只看到自己看到的,听到自己听到的,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认识和判断。思维上往往比较简单,看问题总是比较表面,没有深层次的思考。
二、幼儿园对小班的过度措施
1、常规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习惯,如午休习惯、独立如厕习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习惯,以及讲究卫生、遵守规则等。要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如要求幼儿控制自己的语言,不要随便说话;控制自己的坐立,不要随意站着、走动等。在培养每一具体习惯时,都要帮助幼儿懂得为什么这样做好,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2、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常规教育。幼儿对具体的现实的事务具有较强的记忆力,结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进行常规的养成教育,成效较为显著。因为幼儿在相互交往中,总会遇到一些矛盾,受到集体的负面影响,教师要及时表扬正面行为,批评错误行为,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3、鼓励参与,培养兴趣。幼儿对某种活动的爱好和经常参与,是保证这种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所以,开展活动时,要采取多种方法尽量让每个幼儿都接触到这些活动,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和条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
4、坚持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非朝夕可达。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坚持不懈地教育、鼓励、批评、协助,才能取得最终的效果。
了解了幼儿园小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园小班对幼儿的过度措施后,家长们对孩子的幼儿园的小班教育应该有些了解。望家长们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学到更多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