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木的乒乓球底板好吗?
首先,纯木是没有绝对优势的。 目前的乒乓球板,绝大部分都是纯木+外置纤维或者内置纤维的结构。所谓的“纯木”只是相对于以前的老木板而言,现在的所谓纯木球拍,其实都混血了(当然,对于业余球友来说,这种混血程度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在专业的选手中,确实有人使用全木结构的球拍,而且成绩也是显著的(如曾经的国乒队员马锐,还有现在的日本主力削球手大桥悠喜美)。 但不是所有的专业球员都适合用全木结构球拍的。使用全木结构球拍是有条件的——需要具备很强的发力能力以及球感,才能发挥其优势。对控制力要求极高。否则的话,全木结构反而会成为累赘。
举个例子吧: 曾经看过张怡宁、郭跃、李晓霞在奥运会、世乒赛等比赛中的视频,发现一个现象:她们的正反手力量都非常强,尤其是正手强力大弧圈可以说是她们的招牌武器。而反观现在的新加坡老将冯天薇、中国香港的倪夏莲等人,虽然也有很强的实力,但和这几位“大姐大”相比,技术风格还是要逊色一些。再仔细观察这些“大姐大”们的击球过程,特别是正手攻球的击球点,会发现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这些人的正手攻球基本都是从大腿前面发力,然后通过腰部的扭转带动手臂挥动(注意:是腰部而非上半身的发力,否则的话,像马龙这样的直板选手怎么解释?)。
而这种发力机制,是非常契合全木结构球拍的。因为全木结构球拍最大的特点就是重心很低(这是和外置纤维或者内置纤维的结构造成的),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发力。所以,如果使用者能掌握良好的发力方法,并形成肌肉记忆,那么使用全木结构球拍将能获得很好的加成效果。 反之,如果使用者的发力机制不够好(比如很多没有系统训练过的业余爱好者,他们的发力都是非常盲目的,这也是他们无法提升技术水平的原因所在),那么无论是什么结构的球拍都会限制他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