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累计亏损怎么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这家企业的财务数据是这样的(假设): 2015年盈利80万元;2016年亏损70万元;2017年盈利90万元;2018年亏损40万元;2019年盈利50万元。 按说这是一个“打平”的案例,但实际上呢?四家年份的数据一相加,居然亏了120万元!这就是“累计盈亏”的概念了——把几个年度的收入和成本一起加总,得出的数字是否大于0,如果大于0就是盈利,否则就是亏损了。
为什么这样算不对呢?因为企业是一个有机的组织,每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假设一家企业的资产总额是100万,负债总额也是100万,那么尽管它每一期的利润都是10万,但总体上是处于资不抵债的困境中的,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必然会破产。也就是说,尽管它的利润表看起来很健康,但我们不能据此判断他的财务报表就一定可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虚损”或“虚盈”的情况。
当然,有的企业是有意做账来达到“虚亏”的目的。这时候就要分析亏损的具体情况了。如果是经营亏损,也就是主营业务发生亏损,且业务发生不合理的地方,那就要慎重对待了。因为业务发生的不合理很有可能说明企业经营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予以关注。但如果亏损是因为计入低估值资产造成的,那就没有什么关系了。随着资产的升值,原来的亏损自然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