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什么代表生肖?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时间范围,以及相应的物候现象和民间习俗。而每个节气的到来往往代表着一种动物作为生肖的轮换,那么立春是什么代表的生肖呢? 立春这一天,阴历阳历新年都是初一,从这一天开始,春天降临大地,万物开始复苏。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运行规律来确定时间点,而现代我们使用公历计算时间,以太阳直射点为起点,每到达一定位置就有一个节气。随着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圈,在公历中也对应着十二个地支纪时,也就是子鼠、丑牛、寅虎等等。也就是说,立春节气之后,生肖就从鼠换成了牛。
不过,在农历当中,并不是以节气为准绳确定时间点,而是以“朔望月”为依据,一个月满月时候为初一,月初为新的一天开始,月圆月缺一次为一个周期,而一个周期对应的是十二生肖中的一轮回,所以农历大年初一有时候不是新一年的开端。特别是在闰月的年份,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如果正月初一出现月亮圆缺,那么第二天就是立春,此时生肖仍然不变;但是如果正月是初一出现月亮残缺,那么这个月初五才是立春,这时候生肖已经换成牛了。
在传统意义上的立春,确实如字面意思一样,是春季的开始,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开始苏醒,而这一天也是阴阳交替之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俱荣。古书《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复兴……”因此立春之日是阳气生长、万物萌芽的好日子。 而在现代科学理论体系之中,对于“立春”也有其明确的定义——指太阳位于黄经315°时,每年公历2月4日或5日复始。这一天太阳照射点位于赤道以北的地区时间最长,而且昼夜等长。
事实上,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在立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始终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区域且维持倾斜状态,所以导致北半球部分地区的白天和夜晚并非等长,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温差。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虽然总是有着“立春晴一日,耕牛不用忙”“阴雨多一两旬,遍地是青草”的说法,但是在立春前后几天,气温普遍还是高于其他时节,尤其是正午阳光猛烈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