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怎么知道?

席郁蓬席郁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于您的问题,我们诚如金诺顾问在回答客户问题时所表述的那样: 需要明确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好”不是我们主观臆断的,而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判定。那么如何判断事实是否乐观呢? 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看企业的商誉是否大幅减少甚至为负值(如果被收购方本身存在亏损情况则更甚)。因为并购发生的本质在于买方公司愿意支付更高的价钱去购买卖方公司的资产或股权,所以交易一旦完成,买方的会计处理上就会确认相应的商誉,即所谓的“溢价”;反之,如果买卖价格基本相当甚至是买方付了更多钱,则不会有商誉产生。可以通过查询财务报表来判断是否存在商誉以及商誉的变化情况。 但是,请注意并不是有商誉了就是好事。例如,企业A以100万元购买了企业B的资产,由于对方账面本来就没有什么资产,所以购买的这些资产其实也没有什么价值,这时尽管发生了100万元的支出,但是由于资产本身并没有什么增值,因此也不会给企业增加太多的商誉。但是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太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在这里商誉其实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这时候判断是否有商誉就可以通过查看财务报表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数额来进行估量,一般来说当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为正数且相对较大的时候,说明企业确实存在较大的价值,否则就有可能是空中楼阁,一触即发。

当然,也可以通过观察外部现象进行判断,比如当一家公司宣布要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时,可以先通过查询该上市公司过去的商誉情况来评估可能产生的溢价,然后结合当前股价进行综合分析。但如果交易完成后能够产生预期效果的话,所谓“戴维斯双击”会使得股价大涨,而此前产生的商誉也会随之大幅度提升。当然,如果最后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或者根本难以推进下去,那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结论就是,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一切取决于市场的反馈如何。

司润沁司润沁优质答主

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范围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包括企业的法律或组织结构的改变,主要是指兼并、收购、分立、置换,也包括股权交易、资产业务等交易。经济结构的改变,主要是指股权或资产的置换等。

企业重组的方式

企业重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债务重组

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债权人作出让步,债务人按照其金融负债重新计量后的金额进行后续处理。

(二)股权收购

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一定比例有表决权股份,达到企业合并,包括在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两个企业的合并,被收购企业的股东成为收购企业股东。

(三)资产收购

一家企业购买另一企业实质经营性资产,达到企业合并,但是被收购企业的股东没有成为收购企业股东。

(四)合并

一家或多家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被合并企业股东换取合并企业股权或非股权支付。

(五)分立

一家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转让给现存或新设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股权或非股权支付。

企业重组的形式

(一)兼并兼并有吸收兼并、新设兼并等具体形式。吸收兼并也叫存续合并,即一个企业吸收其他企业加入本公司,被吸收企业解散。新设兼并也叫创设合并,即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合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合并各方解散。

(二)合并合并有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等具体形式。新设合并也叫派生合并,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组成一个新企业,合并各方解散。吸收合并也叫存续合并,即一个企业吸收其它企业加入本公司,合并各方的产权关系和法律地位归并到存续企业,被吸收企业解散。

(三)分立分立有新设分立和存续分立等具体形式。新设分立也叫解散分立,即一个企业分立为两个或更多的新企业,原企业解散。存续分立也叫存续分立,即一个企业一部分资产分出另外设立一个或更多的新企业,原企业存续。

(四)收购收购有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等具体形式。股权收购也叫兼并,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一定比例的有表决权股份,达到企业合并。资产收购,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实质经营性资产,达到企业合并。

(五)置换置换有股权置换和资产置换等形式。股权置换指一家企业与其自身股权或另一家企业的股权相交换,实现一定目的。资产置换指一家企业以其持有的非股权形式的资产与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进行相持交换,实现一定目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