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代表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是十二个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它们分别是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和子鼠丑牛。 那么为什么选择这些动物呢?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选择寅虎作为代表是因为古人发现在白天黑夜分界点的时候,老虎会发出吼声,提醒人们该睡觉了;而夜晚来临,老虎又开始了捕猎,于是古人就把这一天定为了“寅时”,也就是现在的凌晨三点到五点。
选择卯兔的原因同样与睡眠有关,古人发现月亮圆缺变化有周期性,每个月都有盈亏,每月十五月圆时,兔子眼睛是睁着的,就像满月一样圆圆嫩嫩,每至初一左右(新月),兔子眼睛就眯成一道缝,就好像初五那天,月亮从新月到满月再变回新月的过程。 所以古人把这一天定为“卯时”,也就是现在早晨的五点到七点。
选择辰龙作为代表跟“卯时”的选定原因有很大关联,因为辰中蕴含乙木,乙木为阴木,代表着花草树木,而月亮通过树木的枝叶间缝隙投射下来的影子正好在辰时最明显。 月影变化还跟龙的传说密切相关,在神话传说中,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而且是帝喾氏的后代,属于黄帝家族,所以把龙确定为时辰的代表是很合适的。 选择巳蛇作代表的原理同上,也是因为蛇善于爬行,而且眼睛似闭非闭,就像早晨九点左右那个时刻的样子。
选择午时做代表是因为这个时间点阳气最盛,而马属阳物,且眼大如铜铃,正好符合阳极生热的特点。 选择未时作代表的理由跟选卯时作代表有点类似,都是跟睡眠有关的。这是因为午未相合,阴阳和合,而晚上阴气渐重时,人需要休息,养足精神才能完成昼作夜息这一循环。同时未中蕴含着丁火,而灯火的亮晦也对应着阳气逐渐消长的过程,正是阴阳平衡的理念在其中体现了出来。
选择申猴代表的原因是古人发现太阳到了下午就会逐渐沉入地平线,正如猴子善于攀援,在树梢上活动,而四肢着地时,背部会出现“U”形的脊状突起,正像太阳落山时的形状。 而当夕阳沉没之后,黑暗降临大地,猴子也休息了。
选择酉鸡作为代表是因为古时候的酉字是指用酒器饮酒的意思,而公鸡在天亮前就会打鸣叫人们起床,这时候的它就像喝了酒一样脸红红的。同时,酉中蕴含着辛金,阴金能收敛旺盛的阳气,使阴阳达到平衡。 当阴阳达到平衡状态,天地间的万物就可以正常生长了。
选择在戌时(19点至21点)的时间段里让狗来当象征动物的道理也很简单,这个时间段里狗开始准备进食,正所谓饿饭不想食,饥犬不吠,此时正是阴阳调和,万物丰收的时刻,也是狗最为充实的时刻。
亥猪代表的意思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古人将亥时定位夜间十一点到一点之间,而此时的阴阳特征恰好与猪的特点相符——浑浑噩噩,充满困意。 子时(23点至凌晨1点)的选择也很容易理解,在古代,这个时间恰好是黄昏刚过,人们吃完晚饭,可以散散步,消消食的时间,而属鼠的动物喜欢在夜间走动,这时把它确定为我们今天一天的结尾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