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有假肖吗?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其中,子鼠、寅虎、卯兔、巳蛇、申猴、酉鸡、戌狗为真生肖 丑牛、辰龙、午马、未羊、亥猪为假生肖 原因如下:
1、在十二地支中,子对应的是生肖鼠,丑对应的生肖牛,寅对应的是生肖虎,卯对应的生肖兔,以此类推。(所以,子是老鼠不是耗子)
2、在古时人们用天干地支来记录时间,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而每天从子时开始到亥时分别有一个“值日星君”掌管。如“乙丑时”的星君为“勾陈”;“丁卯时”的星君为“太白”等等。每六十个“值日星君”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古人根据这种循环规律创造了“六十花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3、当值日的第一个人出现“甲”字,后面的第二个人就要紧跟“乙”;第一位出现的“丙”则第二位就是“丁”。。。这样,第一组的第一个字的五行属性就永远不变,为“阳”;第二个的五行属性就随着日期变化而变化,为“阴”。因此就有了“阴阳五行”的说法。
4、在现代,人们用公历来计算日期和星期几。每周七天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每一天也有各自的“值班星君”。如周一的值班星君是“太阳”,周六的则是“玉堂”。每一天的值班星君都有名称,如“建除十二神”即是对应了“十二地支”与“十二时辰”的组合。 而每一天都有一个“当值节气”,代表着每年的这个阶段有怎样的气候特征,人们应该如何适应。
5、在中国古代,一年划分成十二月,每月对应一个“地支”,而每一月都有三个节气,分别是节气、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初一称为“朔”,十五称为“望”,十六称为“既望”,最后一天称为“晦”。
6、在中国古代,一天也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是固定的两个汉字表示,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每一个小时又分初、末两个十分钟,一共两批八种状态。而每批次的状态都不同,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样。 “子”时,“丑”时,“寅”时等,前面是固定的,代表时间顺序;后面单个字表示的是每个小时的初始状态的阴阳五行,代表当天的时间范围。如“子”时的初始阴阳性质决定了它属于白天还是黑夜;“丑”时的阴阳五行性质,则确定了它是一天的哪个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