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美国国债?
因为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而其他主要国家的货币都或多或少地被中国持有,如日本的债券、欧洲的央行黄金和外汇储备。 中国之所以大量购买美国债,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二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前者很好理解,美国人花美国的钱在中国买商品,自然就需要增加贸易顺差;后者指的是让人民币成为国际社会通行的货币,能够像美元一样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信用基础。要实现这两个目的就必然增加市场上美元的需求量,于是中国作为具有独立意志的国家会去购买美国债来满足这个需求。
当然还有一个隐含的原因,就是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如果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或者债务危机,对中国来说也是不可承受的,因此保持一定的美债持有量有利于维持金融稳定。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海外市场拓宽,外汇储备规模较大,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穷光蛋”了;同时国内通胀水平较高(虽然美国高得离谱,但中国在控制住疫情的情况下经济反弹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大量购买美国债不仅不是必要的,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也是亏本的(比如2013年买入的美国10年期国债到现在价值只剩下了74.93亿元,扣除利息只赚了5亿美元左右,平均下来每年收益率只有1%左右,连通货膨胀率都比不上!)。
于是问题出来了,既然中国不缺美国债,为什么还要增持呢?我的猜测是,目前的美国债是中国持有的境外资产中流动性最好、最适宜交易的标的,况且持有美债等于间接购买美国的优质资产,风险极小,所以尽管收益低但仍然值得少量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