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哪些是家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其中,子鼠、寅虎、辰龙、午马、未羊等五个生肖被称之为“阳”,又称“家肖”;而卯兔、巳蛇、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六个生肖则被称为“阴”,又称为“方肖”或 “外肖”。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解释世间万物,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中医、堪舆、命理、针灸等诸多领域。 在动物界,古人就发现有些动植物喜欢群居生活,如牛羊犬蚁等。这些喜欢群居的动物一般都有共同的特征,比如体型较大,性格温顺,没有防御能力等等。于是,它们就被归属于“阳”的行列里,而体型较小,性格较凶,有防御能力的动物则归于“阴”中。
其实,这种划分方式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完全取决于古人的观察和分类。一些动物有时也会属于“阳”或是“阴”,这要看它们的生活环境和具体特征而定。 例如:狮子老虎之所以归为“阳”,是因为它们“独行”,没有群居的习惯;兔子之所以属“阴”是因为它“胆小”,晚上不敢出洞;蚂蚁之所以成为“阳”是因为它们“善群”,并且“趋光”;老鼠之所以归属“阴”也是因为“夜行”、“善群”且“惧光”。
古人在论述动物的习性时,经常会用到“阳”或“阴”一词。在中药学著作《本草纲目》里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如“阳兽多寿,阴兽多夭”“阳鸟仁,阴鸟义”“阳虫好动,阴虫好静”。还有“阳草易生,阴草难长”“阳脉宜通,阴脉宜缓”以及“阳升阴降”“阳动阴静”等等,将这些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这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阴阳理论”渗透到医学领域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