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腰在哪个方向?
“五行腰”的说法来自于《黄帝内经·灵枢》,原文是“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虚也”。 这里的“腰”主要指的是腰部软组织,包括腰肌、韧带、筋膜等。这些组织与腰椎的活动密切相关,而腰椎的活动主要依靠肌肉的力量来完成,所以腰部的活动力减弱就可以表现为“腰痛”。 这种病症的病因可以来自外部,比如腰部外伤;也可以来自内部,比如说肾虚、劳累、受凉等。但是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腰疼”,《黄帝内经》都提供了相同的治疗方法——按刺腰痛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取俯卧位,术者用双手拇指沿脊柱两侧膀胱经由上而下反复推搓50~100次,以发热为度;再用一指禅推法施术于痛处3分钟;最后,用大拇指点按肾俞穴2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内经》中的“腰痛”与现代意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肌劳损”是不同的概念。因为现代的“腰痛”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椎间盘突出或者腰肌劳损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这种情况下的“腰痛”多伴有局部的压痛和腰肌紧张,通过“腰骶部检查”一般能找到病变的依据;而对于《内经》中所谓的“腰痛”,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很难找到对应的疾病特征了。现代人如果有“腰痛”症状,还是应该先去拍个片子,除外器质性的损伤,然后再按照《内经》的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