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环境如何?
我是2014年进入自贸区的,当时刚成立不久,非常的新兴并且充满前景。我在的公司是外资企业,在自贸区外有实体工厂的,主要是做汽车配件出口的,因为国家鼓励出口所以税点相对比较低,做的还不错的。 公司是在洋山保税港区注册的,属于外资贸易型企业,可以享受15%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工制造业13%),同时产品可以“边进料、边生产、边销售”,解决了原材料成本的问题。
当时我所在的部门是跟海关合作的,主要负责进出口业务审核和报关单审核,由于是新兴区域,所以监管力度不是很强,当时存在较多的是少缴税款的风险,我们作为企业端会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总体来讲,当时的企业还是很多的,尤其是集装箱多,每天进出港的集装箱车辆络绎不绝,感觉非常的有激情,而且周边的生活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中。
不过现在去的话,好像完全不一样了……
最近想去那边看看,于是做了好久攻略,准备了好多问题想问。但是到了之后,我发现整个地区都封闭了,禁止出入的,问了保安大哥,他说要进去的话需要带很多材料的,而且还要接受盘问。我就想进个厂区参观一下都不行吗?!!!!!!!!!
后来,我想了想,我应该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资深”自贸区从业者了。。。。 因为从2014年起,国家相继成立了十几个自贸区,我所了解的就有天津的东疆、青岛的前海、厦门的海沧、广东的南沙等等,几乎覆盖了沿海主要城市。虽然各个自贸区的设立初衷和业务开展可能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是通过减免关税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地理位置上,基本上每个自贸区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货物贸易为例,有的自贸区侧重离岸金融,有的偏重服务贸易,所以每个自贸区都会有其独特的定位。
另外,随着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兴起,又有杭州、宁波等新的自贸区成立,我之前的经验似乎已经不够用了…新的政策、新的领域,我需要重新学习。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