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谁最厉害?
子鼠 鼠在十二地支属于首位,所以又叫子鼠、子丑等。古时人民用“子”表示夜晚,又用“中”表示正午,子时和申时都是以十二时辰中的十个时辰分别用鼠和猴来命名。子是十干之首,也是十二支的第一位,代表阳气的萌生。
亥猪 亥字指肉猪、猪肉,也指猪鬃(用来梳头发的丝)。古代有“太乙行天,天极静定;紫微行地,地极安静”的说法。古人认为猪的形象憨厚可爱,能安分守己,因此把猪这一家子当作吉祥之物。同时,古人在祭祀祖先时用猪作祭品,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之心。 酉鸡 酉,古时用于表达黄昏的意思。《说文》中有“酉,老也,阴气成。”说明“酉”的原形像果实渐渐成熟的样子,引申为年老之意。而晚上是阴气逐渐旺盛的时间段,所以也叫“酉时”。由于鸡在天黑时就停止活动、回巢休息,所以人们用酉这个字来表示鸡。当然,古代的酉字可不是现在这个字形,现在已经规范了。
戌狗 戌即大犬的意思,引申为有爪牙、会威胁别人的动物。据《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蛰虫盖户,毋鼓怒。”东汉郑玄注:“戌者,灭也,谓此时寒气尽而虫伏矣。”意思是冬季来临,虫子都躲起来,不再出来危害人间了,只有狗还在尽职尽责地看门护院。古人把看守门户、警戒骚扰的狗作为十二月建的神。
未羊 羊是古代农业社会中最重要的家畜之一,对农耕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诗经·豳风·七月》中提到“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说明早在周代,农民就有在十月收获季稻、制作春酒的习俗,而用新鲜的春酒敬神祭祖以祈求延年益寿。另外,羊食草而不啮根,与牛的耕作方式类似,因此古人常将羊与牛并提,以示恭谦。《礼记·曲礼上》中有“牛羊之祠,君执豆笾。”意为祭祀时,君主亲自摆上豆与笾,表示对神灵的敬重。
寅虎 虎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三,与十二地支中的寅相配。在古代,虎一直被认为是威武勇猛的象征。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帝王就采用“庙号”的称谓,如武王、太宗等。秦统一天下后,始皇帝将“祖”作为自己的庙号。汉代丞相匡衡向皇上解释“祖”的含义时说:“祖,始也。”可见“祖”就是“开始”的意思。因为老虎是百兽之王,可以象征军队的无敌以及统帅的雄武,所以古人用虎作为军队或武将的图腾。
卯兔 兔子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与十二地支中的卯相配。古代传说中月亮里有玉兔,因此用卯表示月亮。《尔雅·释天》:“月中,日圆,谓之‘魄’。”“魄”字本意为月亮的光影,引申指月光,再把意义转移给“卯”,表示早上的月亮。 辰龙 属龙的人阳气鼎盛,气势强悍,在十二地支中,辰与巳相邻,五行属土,故有“土气隆盛”之说。《五经正义·春秋·元命包》:“辰为青龙,居东方,万物生气。”又因辰土含有水气,而龙又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神异的动物,所以辰龙又有“水生木”和“万物生长”的意思。
已蛇 属蛇的人天生机巧伶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总能找到别人身上的弱点,然后加以利用,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在十二地支中,巳与午相邻,五行属火,故称“巳火”。《三命通会》中说:“巳,丙戊长生于此。”意思是说,丙火和戊土在这天干地支之时逢“长生”之象。“长生”,即是万物生发、蓬勃向上的意思。
午马 属马的人个性开朗、活泼好动,喜欢交友,所以在社交场合往往能受到众人的追捧。而在十二地支中,午与未相合,又和马自刑,故称“午火”或者“午马”。如果单独论“午”,则有阴阳之分,称为“阳午”或“阴午”。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午为阳,故日中;午为阴,故月午。” 未羊 属羊的人心地善良,为人随和,与人为善,凡事不爱与人争,总是与世无争的态度。在十二地支中,未与申相邻,属于四季末,故称“未土”。
申猴子 “申”字的甲骨文字形就像一只手捧着一束谷子,表示手里拿着盛米的器具。因而,“申”的本义也就是指谷物成熟了,所以用它作为十二支的第六位,有“收成”、“秋实”的意思。《周礼·月令》有云:“仲秋之月,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说的就是八月秋收时节,天子要品尝最新收获的庄稼。
酉鸡 属鸡的人精明能干,心思灵敏,善于察言观色,在人前人后总是一副精明的嘴脸。在十二地支中,酉与戌相邻,五行属金属性,故称“酉金”。《三命通会》中说,“酉,兑宫,坤卦,纯阴之象。”又云:“兑,悦也。”意思就是傍晚时分,万物生机消退,天地间一片宁静愉悦。所以,“酉”有“圆满”、“温和”、“喜悦”的意思。
戌狗 属狗的人忠诚、稳重,不管对待事情还是处理问题,都是一板一眼,很踏实。在十二地支中,戌与亥相邻,属季节最后一部分,故称“戌土”,也有“厚德载物”的意思。《周礼·天官》有载:“冢人掌公墓之地,辩其所在,士卒之生死坟墓之地,以岁时奉祀。”其中的“坟墓之地”就是指“墓库”——戌,因为戌土含有辛金,辛金为珠宝,所以戌又被称为“墓库”。
亥猪 属猪的人天性善良、单纯,没有害人之心,所以很容易受骗上当。不过属猪人却拥有无尽的福气,一辈子都有财神爷的眷顾。在十二地支中,亥与子相邻,既含地支又含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