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城区哪些景点?
苍山风光(17张) 大理市,古称叶榆、大理、下关,是云南省省辖市之一,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地级市政府驻地,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之上。 其地名来源于古称“大理”之称。
东面与祥云县接壤;南临洱海以海心亭为界与大理县级市辖区的凤仪镇相望;西与楚雄州姚安县相邻;北与下关镇相连。总面积2106.9平方公里。全市人口53万(2018年常住人口数),其中农村人口49.9万人,占95%以上。少数民族有白族、彝族等。
大理市地处横断山脉南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2℃(2006年6月11日),最低气温-7℃(2007年1月23日)。 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左右,且集中在夏秋两季。海拔高差大,从1900余米的坝区到6740米的巍大山脉有着显著差异。
地貌有高原山地、河谷平坝以及局部丘陵等地形。主要河流有洱河、龙川江(又称浪坝河)、波罗江、梅甸河等,多流经山间盆地或缓坡地带。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6.8%。 大理市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定居。公元1世纪,南方丝绸之路由成都出发,沿岷江至僰人聚居之地,再转往云南,在今大理市境内设有驿道和驿站。
公元738年,中原王朝在今大理市一带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当地首领为刺史、都督,统治当地部民。宋元时期,设太和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总督军事职务,统管云贵川三省军务。
明隆庆六年(1572年)改设总兵官,驻大理。清初沿革。 雍正年间,洱海地区发生人民起义,平定后改设广通府,辖大理县。道光九年(1829年)废府留县。民国二年(1913年)撤去道制,大理县直属省管。
1928年为云南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9年后为大理专区专员公署驻地。1971年为大理地区行政公署驻地。1983年成为地级的大理市。 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大理市,设立县级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