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起彼伏是成语吗?
成语,是指某些固定短语的搭配,其来源于书面古语,在古代典籍与口语中都有所运用,且有较长的使用历史,是人们相沿使用的约定俗成的定型词组,往往具有书面语的性质。
如"此起彼伏"表示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连续不断,出自《拉祜人之歌》:"村村寨寨,钟声洪亮,磬声悠扬,芦笙阵阵,歌声响彻山谷,欢呼声、鼓声、锣声此起彼伏。"
歇后语是比比皆知且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种民间语言,常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与回味的余地。歇后语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谐音歇后语,如“孔夫子搬家一尽是书(输)”,属于双关语类;另一种是意蕴性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方,后一部分是说理、是本意,两者间往往有较大跨度的“跳跃”,多借助联想来表达。
如"外甥打灯笼一照旧(舅)","照旧(舅)"是本意、本意,“外甥打灯笼"只是为表达"照旧(舅)”而设的“比方",两者的“跳跃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