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咬下嘴唇是怎么回事?
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调整不良的习惯。那么,先来看看婴儿为什么喜欢咬下嘴唇吧!
一、为什么会喜欢咬下嘴唇?
很多宝宝都有喜欢咬下嘴唇的习惯,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其实宝宝爱咬下嘴唇大多都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
1、情绪因素
宝宝在情绪紧张或者心情不好时会有咬嘴唇的行为出现,这是宝宝的一种自我消减和平衡心理方式。婴幼儿的情绪消除和成年人不同,当成年人出现不良情绪时多数会选择理智的消减方式,如听音乐、跑步、聚会聊天等。而婴幼儿由于思维能力受限,加之控制能力薄弱,在郁闷烦躁时比较容易冲动,往往会依靠身体本能的一种释解方式,即通过吮吸、咀嚼、啃咬等生理动作实现对紧张情绪的发泄,咬下嘴唇则是其中的一种。
2、心理需求
宝宝在得到妈妈温暖爱抚后,吮吸、咬嚼等动作会有一定的缓解,但此时如果妈妈再次离开宝宝身边,他就会又开始紧张了,为解除心中不安、寂寞、烦躁的情绪而咬下嘴唇。因为吮吸、咬嚼都是宝宝在妈妈怀抱里时一种舒适的体验,当妈妈再次递来爱抚的时候,宝宝会认为又是开始了一次新的体验,于是吮吸、咬嚼就变成了一种新的愿望。
3、好奇心理
宝宝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和探求欲。对身边最熟悉的东西总是要抓来咬咬,看看是什么味道,什么感觉,有时候看见大人喝茶,也想尝尝茶的滋味,于是便咬下嘴唇,小舌头一卷,舔在茶杯口边沿上,喝一口茶,尽管味道很苦,但是小孩子还是很高兴,因为发现了新的感觉。
4、无意识行为
三岁之前的小孩子往往在无意中有咬下嘴唇的习惯,同时还会伴有吸吮手指的动作。家长不用特别地紧张,这不是一种病态,孩子在进行自我嘴唇的按摩,可以促进唇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发音和饮食。当孩子在进行类似行为的时候,家长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到另外一个玩具区进行玩耍。
二、改掉宝宝咬下嘴唇的习惯
很多孩子会出现咬下嘴唇和舌头等现象。虽然家长一再叮嘱,但孩子只要一紧张,下嘴唇、舌头就自然而然地到了嘴边。家长一瞪眼,孩子马上就改,但一有紧张就复发,如何克服孩子的这一类坏习惯呢?
1、让孩子能经常见到你,并得到你的亲抚
假如因为某种特殊情况,父母没办法经常见到孩子,就要设法让孩子见到你,并加倍地亲抚孩子。离开时,孩子哭着闹着不让你走,你就要告诉他,妈妈还要去处理一些事情,一会儿再来看你。一定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改变决定,假如为了孩子不哭就随便答应他一些要求,反而会使孩子哭得更厉害。
2、离开时,给孩子一种物品,并告诉他只有在想念妈妈时才可以玩
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个发夹,告诉他,要是想妈妈了,就可以把发夹放在耳朵上,妈妈就会来了。如果小孩太小不懂得想的时候,可以教孩子念一段韵文,或是唱一首妈妈经常唱给他听的歌。
3、重新营造一间宁静、温馨的寐房
为了使孩子睡得更好,新房间须空气流通、安静、舒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不在乎,虽然房间有噪音,但孩子会渐渐进入梦乡。但是,新装修的房间,一定要让孩子多待一段时间,等孩子流鼻血或以其他方式表达感到不舒服时,才表示甲醛等有害物已经发挥完了。在此之前,孩子将会慢慢适应一种新的环境,并睡得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