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血结局什么意思?
1、古代饮酒时,以舌尖抵住口腔上膛,饮酒时以指拭剑,血迹不往下滴而溅出口腔。后指第一次饮酒。
2、古代指初次饮血(兽血)。在古人心目中,动物的血是珍贵的;饮酒,是古人礼仪之一;因以“歃血”为饮宴或见面的礼仪。如《汉书·刑法志》:“诸侯既盟,乃言曰:‘从王道,所欲戮力,以卫王室,敢不惟命是听。’宰乃歃血而盟。”
3、古代进行决斗时,双方歃血于杯中,酒既饮尽,血意在刀锋上化为水,双方无以相伤。《东周列国志》第七回:“主乃治酒相请,遍命门下食客,尽席而饮。饮至尽欢,客皆起身告辞。公子重耳送诸客出,至门外车旁,每一人握手别云:‘吾等从此别,后会有期。’即以大车送胥桥,去魏氏之雠,刎颈而死。”
4、古代指洒血祭神。
5、古酒盛以猪肘血,明俞弁《瀑泉亭记》:“蜀人尚饮,美酒必濯以血,以猪首祭神而饮。”
6、借指血。
7、谓接触境外民族。
8、古代指接触异族妇女。
9、唐代州名。唐时废属燕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正定县。
10、郑码:TXRD,U:9ED4,GBK:D9DA
11、羊血。
如:“荆轲刺秦王,蒙嘉为言,秦王曰:‘纳册,乃来降,敢以为使。’使使赐之车(张仪),良(苏秦)遽曰:‘必无为馀骑请车。’引(司马)喜从车下取血,以饮美(甘瓜),因谓喜曰:‘此亦天子血,饮是毋嫌,可饮。’”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条件下,“歃血”还具有特殊的含义。特别是在我国近代,某些神秘党派在举行仪式时,常以指沾血涂于额上,以示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