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给水有多高?
近来看房屋装修方面的杂志,看到一些小别墅的厨房也有给水管,心里多少有点怀疑:现在的厨房,真还有给水管?
以前住的房子,无论大小,厨房内都没有给水管。当时的情况是食堂烧饭吃,用水去敲碎河石,取出原始的钙镁等矿物质,称“熬井水”。所以,食堂水煮开后,会冒出一股矿泉水的味道。有人喜欢这种天然的纯净水,也有人不爱这种淡淡的腥味,觉得那水不经煮,不绵,口感不好。为了改善这种水质,就在锅中放入白菜、胡萝卜、豆腐、花生米、黄花菜等蔬菜煮食,称之为“荤菜锅”。为了再增加些荤香,还要往锅里放些牛羊肉,这样煮出来的饭,味道香,带汤。
我小时候,父亲在某工厂管设备,母亲在厂卫生所工作,生活条件虽然不像现在这么奢华,但也算小康之家。母亲在厨房捣鼓了一阵子,又在橱柜底下的夹层找到一个铝质的热水瓶。打开瓶塞,从狭小的瓶口往锅里倒煤油,一边倒,一边摇,直到把整瓶煤油倒完。然后盖上瓶塞,捂严实,点燃煤球炉,等水开了,再稍微煮一煮,就得到水了。
用这种办法得到的开水,一是卫生,因为没有杂质,没有细菌;二是不含钙镁离子,没有异味;三是热水随用随取,方便快捷,所以深受欢迎。如今,水龙头一扭,热水、冷水就有了,水质再好也不过如此。
现在的厨房为什么必须给水管?
回想当初无给水管的时代,厨房用水可谓丰俭由人,想喝啥样的水,全在自己把握之中。早上起来,倒一杯凉白开,可以喝到很浓很浓的,也可以喝到淡淡的;可以只倒一点点,喝一小口,咀嚼几下,待它徐徐咽下,慢慢品味,也可以一大杯灌下去,直灌到底,饱饱地喝它一顿。中午做饭,菜熟了,往茶壶里倒点白开水,既涮了锅,又灌了壶,可谓一举两得。饭间喝茶,茶杯很小,喝了几口,茶味在嘴里萦绕,回味无穷。晚上临睡前,泡一杯浓茶,闻着沁人心脾的茶香,翻开枕边书,静静品味,静静地进入梦乡。
以上只是就生活的一部分,聊以抒怀:没有给水管,无增加饮食成本;无产生生活污水,无增加处理成本;不会滋生细菌,无增加医疗投入。